投资:不要光发牢骚,物价大涨背后的赚钱机遇

国家统计局在周末公布了10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有意思的是,它说数据“有涨有跌”,不懂的人看了,可能觉得挺好。

从中文的角度看,有涨有跌,说明总体正常。这就是领导要找秘书的原因,“有涨有跌”是事实,并没有说谎,但是传达的却是轻描淡写的感觉。实际上,数据传达的却是压力山大的困境。

CPI涨得太猛,当然不是好事。

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如果PPI也在大跌,那就不妙了。此时,PPI上涨才是好事。所以,CPI和PPI有涨有跌,其实是2件坏事。

CPI描述的是老百姓购买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PPI描述的是出厂价格变动情况。

PPI下跌,说明企业的利润在下降。在经济下滑的周期中,如果PPI持续下跌,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复苏。只有当PPI上涨后,经济才可能企稳回升。

正常情况下,CPI和PPI是一起涨或者一起跌的。今年10月CPI上涨3.8%,PPI下跌1.6%,这显然就不是正常情况了。

很多人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物价上,因为9月CPI上涨3%,到10月份一下子变成了3.8%,这个增速实在太快。在正常年份,这种上涨速度需要1年以上才能完成。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重点。关注这个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顶多大家发一通牢骚,顶多得出“物价可能还将大涨”的结论。

重点是,目前的情形在经济学上属于“滞胀”。意思是,物价在上涨,但是经济在下行。PPI是一个先行指标,PPI在跌,GDP就不会涨。

滞胀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恶性通货膨胀的前奏。如果控制不好,那么后期就会变成恶性通货膨胀。

原因在于,当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时,企业会减少生产甚至停产。进而导致供给减少,反过来再推动物价上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人可能会问,供给减少的时候,不是正好有利可图吗,企业会增加生产啊。

我们以猪肉和肉包为例,肉价上涨了,肉包也被迫涨价。可是你去问问做生意的人,他愿意肉包价格上涨吗?他会因为上涨而高兴吗?虽然我们看到肉包价格上涨了,但实际上包子店的老板反而少赚了。因为价格的传导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期,没有一个生意人会把原材料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而到后期,因为物价的全面上涨,人们的总体消费量下降得比供给量更快。也就是说,如果原来3家包子店能够满足周围小区居民的需求,那么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能1家包子店就能满足人们需求了。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增加供给?而这一家,也很难赚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过4次明显滞胀。

一次是1987年——1989年。这段时间中国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也就是计划价和市场价并行。1987年CPI达5.1%,1989年CPI达到28.4%。而1987年GDP增速为11.7%,1989年跌到4.2%。

所以不要慌张,目前的CPI虽然不理想,但远没有达到慌张的程度。

第二次是1993年——1994年。当时存款利率超过13%。这一次的滞胀原因与前一次非常相像,是价格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第三次是2007年——2008年。这次是由猪肉价格上涨开始的,后来原油也上涨了,两者形成了共振。

原油并不只是用来给汽车加油的,我们穿的很多衣服就是由原油提炼而来的,生活中的很多工业原料也是由原油提炼的。

第四次是2010年——2011年。这次也是由猪肉和原油价格上涨共振引起的。

后2次滞胀是比较轻的,没有前2次的情况严重。

如果你观察过去几十年猪肉价格的变化,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猪肉价格涨上一个大的台阶后,是不会掉回原来价位的。

所以,现在祈祷原油价格别涨吧。

面对滞胀,解决的主要办法只有1个:加大财政支出。因为在物价大涨的时候,降息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降息会推升物价继续上涨。

而从经济的角度看,物价上涨并非都是坏事。要想经济上行,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物价上涨速度。

那么灭掉滞胀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GDP,提升PPI,而不是降低CPI。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我们就可以找到比较清晰的思路。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会给民生和基建行业带来无穷的机会。

这种机会,简单一点讲,可以在股市找到相关的行业。如果你不炒股,那么简单而言就是这类工程的量会增加,应该有意识去找这类机会,而不是帮开发商垫资盖房子。

PS:物价的波动和股价波动特性不同。涨上去的价格,很难再大幅回落。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56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