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懂得友情是什么

一个人会怎么交朋友?成年人会举出一大堆要求,投脾气,玩得来,三观合,不小气等等。

但我们的朋友观是哪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用这些要求,来要求我们的朋友的?

心理学对于儿童“友谊概念”的理解,有过专门研究,发现孩子对于朋友、友情,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有着不同的选择。

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两个孩子能成为朋友,最大的要素往往是:他们住得比较近;他们一起玩游戏。而不是他们对于彼此有什么基于品格或性格的认知——这个年龄他们的“心理理论”还没有得到足够发育。

接下来,随着年龄增大,两个孩子能成为朋友,就从这种具体的“住得近、一起玩”,开始变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积极对待彼此这种更抽象的因素。

然后,随着孩子的同理心、移情等心理能力的发展,特别在青春期开始后,能够成为朋友则基于双方能否有共同点、共同的兴趣爱好。在这一阶段,共同的小秘密、小圈子,休戚与共的感觉,相互之间的忠诚和信任,是比较明显的特点。

进一步长大成人,朋友会成为一种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在彼此交往中更加确认自我,在相互依赖中也保持独立的存在。而这一阶段,已经比较接近成人对于朋友的概念。

从孩子对择友的变化,可以看出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一开始明显具有“功利性”的交朋友(一起玩),到互利互惠,到心理上的彼此认可,互相分享感受,再到精神上的认同和支持。

这是很明朗的一条发展路径。所以,对于家长的启示时,要关注每一个阶段孩子的交友特点。

比如幼儿期,孩子交友不会有深层次原因,就是在一起玩,住的比较近,对朋友也不会有客观评价(心理发育不够),所以无法辨别自己的朋友会有好影响还是坏影响,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这个阶段的交友行为,不能只看孩子自己的表达或玩耍的状态。

等到了孩子上学,进入青春期,尤其是到了心理和精神层面孩子需要同伴支持时,家长也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行为,因为孩子这个阶段有些话只能和同伴朋友表达,是一种情绪、压力、成长苦闷的抒发通道,家长不能阻拦孩子这种生命力的表达,要尊重和给与一定指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人生指导,能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呢?能,而且有必要。

但是,也比较难。同伴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社交支持因素。家长的生活无法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同步,因此,幼儿时,家长可以做孩子的玩伴;上学后,家长可以做孩子的后盾。

到了青春期及其以后,才到了家长和孩子能够成为朋友的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在精神品格、价值观、人生理念上,获得孩子的认可、赞许,成为孩子某种精神支撑,那么是有机会和孩子成为朋友的。

当然,这真的很不容易。一方面亲子双方的交流沟通,有着巨大的年龄代沟,孩子从出生后,就不断的长大,以远离父母,独自生存,这使得双方的关系很难变成“利害关系很少”的朋友。

另一方面,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有成熟成人的一面,是独立的、自由的人格,但是双方也很难认识到这一点,也就难以平心静气的视对方为一个“成人”。往往孩子视父母为父母,父母视孩子为孩子。

如果孩子视父母为一对普通成年人,乃至普通的男性,女性;父母视孩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一个普通的男性或女性,而不是属于自己的孩子;双方只是有一层血缘关系。

那么,很多亲子间的事情可以变得更客观,更具有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4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