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讨厌这样的自己,但很少有人改变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期望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这句话是对我自己说的。

 
金钱是买不来知识的。这句话是对大家说的。
 
有人说,大多数中国人走上社会后,读过的书不超过5本。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和别人聚在一起吹牛。
 
我也见过一些人,挺喜欢书的,但是买完之后,一般都无法把整本书看完,只是翻一下前面几页。
 
成年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一点也不比小孩子自觉。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找到学习的方法,这根本无关乎智商的高低。
 
方法就是:勤思考、勤动手。缺了这两样,你永远不可能学会。
 
有的人告诉我,我写的东西他都能看懂,但是到自己实践的时候,就又回到了原本的自己。这是为什么?学习,不能仅止于看懂。
 
上学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老师总是会批评学习不好的同学: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因为他们缺乏对知识真正的理解,缺乏作业练习。
 
这就是每个人上学的意义,学会学习的方法。一辈子很长,日新月异,所以我们要一直学,但没有人会教你一辈子。
 
再说一遍:不能止于看懂。学习不同于读报,要开动脑子,勤于思考;要动起手来,勤于练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
 
昨天A股有一只跌停的票,跌了11.11%。按照交易规则,除了科创板和ST股之外,涨跌停限制是10%,四舍五入。大家可以动手试一下,它为什么会跌11.11%,如果继续跌停,那么未来5天的股价分别是多少?
 
这不仅涉及到计算,还涉及到你怎么把这只股票找出来。这里边其实隐含了很多基础知识。

有人希望我讲解一下降准及其影响。我之所以没第一时间写出来,是因为关于降准的概念,以前就详细阐述过了。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在接受大家存款的同时,必须按比例向央行上缴一笔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降息准备金比例后,银行就可以少上交一些,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钱用来放贷经营。
 
放出去的贷款又会变成别人的工资和收入,所以最终又变成了他们的存款。于是银行又可以拿来放贷。
 
如此循环,就形成了“货币乘数”。
 
所以这次理论上释放了9000亿基础货币,而通过货币乘数,最终可以形成6.3万亿新增资金(目前的货币乘数是7倍左右)。
 
但这都是理论值。
 
理论能否成为现实,关键在于贷款积极性高不高,能够从银行获得信贷的企业和个人是否足够多。
 
所以可预见的是,下一步的政策一定是降低实际利率。
 
世界一直在变。千万不要简单理解为下一步就要降息,由此推导出房价又要上涨的结论。
 
从一系列政策布局看,不到万不得已,央行可能不会直接降息。
 
前不久央行推出了新的LPR利率形成机制,央行只要调整MLF利率水平,就可以间接影响到LPR利率。从而达到降息市场实际利率,但不调整基准利率的目的。
 
所谓MLF,就是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的一种方式。它可以理解为是央行调控水位的一种工具。因为这种借贷是有期限的,到期后央行可以收回去。
 
MLF利率水平可以直接影响LPR利率。
 
举个例子:菜场上猪肉卖30元一斤,现在政府组织了一批货源进来,直接卖10元一斤。原本卖30元一斤的铺位,是不是会随之调整价格?
 
所以货币基金、大额存单等理财工具的收益率,接下来将是继续下滑的趋势。

至于房价,只要房贷利率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就不会受到冲击。有本事你全款,没人拦你。
 
有人说,房价这两年(2018年以来)并没有止跌,反而还涨了20%。
 
这有点像股市,即使指数暴跌的时候,也有股票是红的。关键看你怎么看行情了。很多人都不会看行情软件,除了看指数涨跌,始终无法做到一览众山小,不了解个股普遍情况。 
 
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挂牌价基本没涨。成交价实际是跌的。我对北京、上海、深圳的二手房价格作了持续的跟踪观察。
 
有时候你去看统计数据未必是真实的,因为这些城市房价高了以后,对于资金不够的人而言,他反而希望进一步做高房价,从而可以获得相对多的银行贷款。
 
职业炒房者的资金储备一般就是3年。如果还了3年银行贷款,房价还涨不上去,那么接下来就该止损了,否则就会面临断供。
 
没有任何一个数据显示中国这2年房价上涨了20%。个别地方,不能代表全局。我们做决策,是要看全局的动向。
 
看房价,不能看新房价格。新房价格是由开发商说了算的,二手房价格才是市场定价的。
 
小城市价格的变化,永远代表不了未来趋势。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38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