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胡舒立是一位名人。

最近,她和她的财新传媒,因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流行病疫情而再次引发人们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话题。有关她和财新的文字,铺天盖地。我发现,这些文字,基本来源于一本美国杂志《纽约客》。尽管,这本杂志的一篇文章是若干年前写的,但是,如今流传的胡舒立的资讯,差不多都是从中间抄来的。

这些年,我经常在朋友圈中转发胡舒立的讲话和文章。但是,对这些天广泛流传的所谓揭秘文章,有点反感,坚决不转,也是一种态度。我的感觉,这些文字,有真有假,云里雾里,不太真实,有种越说越乱的味道。因为,有些事,个中缘由,比较复杂,根本不是某些“揭秘文字”所能解释的。

我认为,对外界而言,胡舒立身上有三个基本的标签:

1、资深媒体人,财经和财新传媒的创办者。

2、中国最危险的女人,一些外国媒体的评价。

3、一位有背景的女人,语焉不详,却又让人深信不已。

要说胡舒立其人其事,似乎都绕不开这三个标签。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姐妹俩)

胡舒立,原名胡舒拉(随母姓)。胡舒立的名字,是她自己改的(1970年)。她还有一个姐姐,叫曹卓娅(随父姓)。我和胡舒立是同班同学。我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窗四年。说实话,大学期间,我同胡舒立说话并不太多,我们同班,却不是一个组。当时,北京本地的同学,许多人因为校舍紧张、只能走读的原因,彼此走得较近。比如,范蔚萱、于晓东、刘扬、杨大明、张亚、汪朗、祁林等人。胡舒立是从部队考来的,穿一身65式绿军装,但她是地道的北京人。北京同学比较扎堆,用他们的话说,关系“铁磁”。

胡舒立身材娇小。关于她的身高,她似乎从来不说,我们也从来不问。《纽约客》说是5.2英尺(158厘米),我感觉,有点高估了。反正,我们班最矮的一位男生,身高大约是一米五二,感觉舒立比他约高二、三公分。可能是因为个子小的原因,胡舒立说话,特别习惯昂着头。不信,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她的照片,几乎都是仰着脸的。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胡舒立说话语速极快,嗓音脆亮。说英语,尤其特别。当时,我们班大部分人学英语,少数人修日语、法语和俄语。英语班是各系混杂着上课,比如历史、法律、新闻等等。我们按入校时的水准,分成了快中慢三个班。胡舒立水平不错,进了快班。他们班有不少英俊帅哥,包括马力、黎海波、以及他的丈夫苗棣,等等。她说话语速极快,学英语的同学们便给起了一个绰号:麻雀(sparrow),特别形象。胡舒立比较强势,喜欢抢话头,有她的场合,基本没别人什么事。有一年,她到上海出差,跟当时同在上海进修的同学,跑到我家里蹭饭吃。一晚上,基本都是她在说话,我父亲悄悄拉住问:她介欢喜说话,不累啊!印象之中,胡舒立精力充沛,永远不知疲倦,今天亦如此。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英语班结业照)

胡舒立说话快,性子直,风风火火。因此,同学们还叫她“小旋风”。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作过的同学范蔚萱说过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胡舒立从厦门返京找我,我正好外出了。等我回来,单位已经炸了窝,先是传达室范师傅一把拉住我:“今有个人来找你,也没登记,直闯了进去,我追也没追上,等到出来了,我想拦着,结果人沒瞅见,又没影了!”我问男的女的,范师傅啐道,就是因为没看见才问你嘛!回到办公室,同屋的马竞(现为法制日报河北记者站站长)看着我一脸犮懵:“阿范,刚才有个人来找你,沒听清说什么,就走了!”我问:“男的女的?”“女的!”我心里大致有数了,舒拉来过了(“铁磁”们仍喜欢叫她舒拉)。

原来,胡舒立回京办事,开了一辆借来的丰田汽车。胡舒立身材姣小,传达室的范大爷还没看清司机,车己停在办公楼下,大爷追到跟前,发现人己上了电梯……该找的人没找到,胡舒立飞身下楼,开车、掉头、直冲出门,看门的范大爷依然还是没看见开车人长什么样。这段经历,要让阿范用京片子说出来,可以笑痛肚子。后来,有同学们又发明了新的笑话,是说胡舒立在厦门驻站,开车经常被交警拦下,原因是警察看不见开车的人,以为是“无人驾驶”,一脸的疑惑。这种事,杜撰的可能性大。不过,胡舒立开车快,风风火火,经常被警察拦下,或许是事实。

1982年,胡舒立大学毕业,开始媒体生涯。按当时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哪里来哪里去。我们班有四位军人,两位回了部队,分别在新华社军分社工作过。两位脱下了军装,一位留了校,胡舒立选择去了《工人日报》,她母亲所在的单位。关于这件事,我也问了不少同学,似乎没人知道原因,就像她当年从山西插队知青跑去当兵一样。1985年,胡舒立去了厦门工人日报记者站。这段经历,现在似乎有点被人放大了。

1987年6月,胡舒立搞到了一个去美国游学(据说是一个美国政府资助的青年国际记者采访旅行活动)的机会。我认为,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短短的美国经历(三个月),她收获了一本书,《美国报海见闻录》,有点像走马观花的杂记。后来这本书,又有再版,改为《访美记》,还特意加了一个副题:“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的观察与写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先生替她写了序,属于“老作新编”。胡舒立后来坚称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不是从此而来?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胡舒立从美国回来,一帮同学聚会吃饭,还有一个故事。当时,同学们都以为,此去美国,她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席间,有同学问:为啥回来?结果,她说了一段话,也让同学们笑翻了天。她说,我开始以为吧,咱英文再不好,也总比非洲人民强吧?谁知道……(她的意思,美国黑人都比她英文好),不行,咱还是回来吧,只有祖国才是施展才华的地方。美国这段游学经历,特别是美国新闻机构的工作实习经历,对胡舒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从此,她开始琢磨“新闻专业主义”,也似乎有点不淡定了。此后几年,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去实践她的理想。先是经同班同学杨大明介绍,去了《中华工商时报》。这段经历,胡舒立本人有说法,那是一篇怀念老报人丁望的纪念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期间,胡舒立开始大量接触经济和金融界的名人(如吴敬琏等人),开设“财经高层访谈”,产生很大影响。胡舒立的财经人脉,大概源于此。几年之后,胡舒立再次获得一次美国学习的机会,据说是主修经济,游学时间比上一次美国行更长。

胡舒立的成名,源于财经和财新传媒。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创办财经之前,曾有过一段办杂志的试验性经历。1997年1月,北京有一份原属于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的杂志,《开发区导刊》杂志。其执行发行人和主编是同班同学刘扬(后任澳门五星卫视总裁),胡舒立获邀任首席记者,合作18期之后,胡舒立成为实际意义的主编,以“舒菁”署名任主笔。这本杂志,定价32元,月刊。他们的理想,就是做成“中国的福布斯”。仔细看看这本杂志的封面,还真有点福布斯的味道。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封面人物都是牛人)

胡舒立自此走上独立办刊之路。刘扬事后对胡舒立的评价相当高。“她非常知人善用,也很善于与杂志社各色人等打交道,情商极高,把所有的犀利本能都用在文章上,而不是与同类较劲”。“把事情做好,是她唯一的信仰。”“在她那些标志性的率真和咋乎后面,她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对风险的敏锐。她让我深信:杰出并非单纯源于非凡的勇敢,更要格外谨慎。”这本杂志,最后并没有成为中国的福布斯。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多说了。胡舒立与王波明(王炳南之子,他还有一个兄弟,叫王东明,原中信证券董事长)合作,创办了著名的财经杂志。胡舒立的新闻专业主义,提到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独立、独家、独到,成为她的办刊方针。但是,胡舒立的过人之处,则在于他们始终用谨慎客观的语言去分析调查和梳理事情,她从来不粗暴、不愤青、不说狠话,而是将重点放在一个极有分寸的角度,他们总是先预设一个良好的设想或者愿景,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无法变为现实,这不应该啊。这种角度,虽说让有人不悦,却也说不出什么。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这是她说的:“《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有人评价:胡舒立的本事,就是知道怎样用别人的钱,去办自己想办的媒体。她既依靠资本,又不希望资本控制。因此,她同王波明的分手,也早晚的事情。2009年11月,财经杂志成为新闻对象,胡舒立率得力采编团队出走。我的判断,胡王分手有三个原因:一是王希望更多介入编辑部业务;二是王的公司,有越来越多商业上的关系,需要编辑部照顾或者手下留情;三是两人在对待新媒体投入有严重分歧。当然,杂志盈利后的利益分配,应该也是一个因素。只是,他们都不愿意谈钱的事情。

从财经到财新,从北京到浙江,又从浙江回到北京,经历复杂,不提。胡舒立始终在努力坚持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她的本事,就是不断地与资本打交道,同时又在努力摆脱资本的控制。这种关系是很难处理的。但是,她似乎做到了,既坚持内容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的干忧,也能够兼顾资本的利益。她也找到了能够理解她的资本同道人。比如,后来接盘的黎瑞刚。这是她的坚持,也是她的幸运。

或许,独立独家独到,这三句话,胡舒立看得很重。从财经到财新,从琼民源、银广夏到“谁的鲁能”,从当年的SARS到今天的新冠病毒,独到的东西,往往源自于独家的调查。胡舒立似乎特别重视记者的调查能力。她的手下,男男女女,都有一种顽强惊人的、锲而不舍的深入调查的专业精神。胡舒立的嗅觉是灵敏的。她往往能提前发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许,也有可能是她的人脉关系,让她信息更多,感官更加敏锐。总之,许多事情,她总比别人知道得更早,有点先知先觉。但是,她一般不会盲目地抢发新闻、去踏所谓的红线。相反,她会把新闻养起来,慢慢地调查积累,直到官方发布正式新闻为止。因此,任何事件发生,她的杂志,总能发出比许多同行都要翔实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她办的媒体受人关注和敬重的主要原因。

前两年,中国华信东窗事发。在事发前的大半年的时间,财新的调查就早早开始了。当时,我有一位手下,在华信集团工作,负责公共关系。有一次,他来找我,说是他们的大老板叶简明想认识认识胡舒立。原来,财新的一位记者,一直在暗中调查华信集团,他们很担心,财新会有对企业不利的报道。于是,我便向财新的另一位同学杨大明打听情况,并表达了华信的想法。杨大明是胡舒立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在财新采编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大明很坦率地说,企业调查是他们正常的行事方式。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想要发东西批评华信的意思。后来,我到北京财新总部见胡舒立,吃饭喝酒,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她的回答大致相同。反正,跟我打哈哈,不正面回应。我也知道,这事肯定有原由,也就作罢,咱不能强人所难。结果,叶简明的饭局没有约成,华信就事发了。财新关于华信集团的报道,又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在这类事情上,胡舒立非常倔强,她经常讲一个媒体的“防火墙原则”,说媒体不能被收买,必须有一个新闻内部的防火墙,主张编辑部和经营部完全隔离,两者不可逾越,经营工作,不能变成对内容的任何干预。在这方面,她是不近人情的,甚至六亲不认。她坚持,新闻应该是独立的,决不能受利益集团和人情世故的影响。因此,有人怕她,说她是“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这是有原因的。她的行事风格,要么不出手,要出手肯定一刀毙命。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同班同学聚会普陀山)

最近,胡舒立和财新如日中天。他们横刀江湖而不倒,在我看来,无它,只有两条原因:真实客观,外加分寸感。有人说过一句话,胡舒立其实是一个特别小心翼翼的人,她的风险意识特别强烈。尽管如此,外界感兴趣的、并喜欢猜测的,依然是胡舒立的背景。

所谓背景,一般同家世和经历有关。关于胡舒立的家世,现在有明确的说法。我们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她有一个特别厉害的长辈。于是,大家就猜,是胡愈之呢还是胡厥文?都是副国级,都特别牛。不过,胡舒立自己从来不说。说实话,我也就是几年前,才大致搞清楚怎么回事。她外公胡仲持早年是《申报》的编辑,一位知名的翻译家,后来参加了革命,分别在上海《解放日报》和北京中联部下属的文化单位工作过。她外公的哥哥叫胡愈之。关于她的父母,胡舒立从来不说,我们也不清楚。这就是他的家世。

再来看经历。胡舒立属于老三届,68届初中。他读书的中学,比较牛,北京101中学。这所中学,当年精英云集,有些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政坛。文革开始,胡舒立是读初一(5班)。她参加了红卫兵,最早起来造反,是当时“联动”的支持者。结果,1966年底“联动”失势,有数百人被抓进功德林,其它年纪较小的,也被所在学校的其他派别关了号子。胡舒立也在其中。有一位中学同学,回忆此事,说她曾去101中学探望朋友,看见过胡舒立,让她惊讶的是,胡居然在小号里啃《资本论》。大约在1967年4月,联动老兵被释放,胡舒立也重获自由。我当体育记者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经济日报》的臧平分,他当年就是101中学老兵中的大牛人,写过著名的红卫兵诗篇,题目好象是《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臧平分听说我是胡舒立的同学,说过一句话半开玩笑的话:她当年是跟着我们混的。(注:臧平分1998年因突发心脏疾病去世)

胡舒立1968年到山西插队当知青。时间不太长,她居然去当兵了。那个时代,当兵是一个特别好的去处,对知青,尤其如此。没有门路,估计是不行的。从胡舒立的家世看,她似乎没有军队的背景,她怎么就能去当兵了呢?有人分析,40年代,有一批左翼文化人的世家子弟,许多人后来经培养而进入了要害部门,胡的祖父,一直有中联部的工作背景。不过,同学们几乎都不清楚,胡舒立的父亲究竟是干什么的。

胡舒立当兵的地方,是位于苏北的一家部队医院。关于当兵的经历,她似乎也极少说。我依稀记得,她说是宣传干事。不过,在《纽约客》的报道里,她好像什么都干过,护士、食堂、也养过猪,管过广播等等。杨大明说,也许是胡舒立当过“医务兵”吧,所以对sars和新冠病毒这些东西,相当敏感,也有专业的判断力。这也许是当年的财经和今天的财新,对流行病疫情眼光特别敏锐的原因之一吧?

胡舒立是一个特别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她是一个特别能够“自来熟”的人,比较善于处理各色人脉。别看她快人快语,直性子,话语之中,她很注意分寸,不会得罪人。从高官到平民,凡是需要相处的,她都能得心应手。以至于她的手下,对她相当的祟拜。我听她的手下说过一句话,“这辈子,替胡舒立拎鞋,都是值的”。有时候,她就是财新的“女教父”。我相信,不管是101中学,同班的,还是比她高一级的,还是后来在中华工商时报,她做“财经高端访谈”,认识的这么多“少壮派”(有份名单都是牛人不提了),她都能维系关系,充分把握,为我所用,并且能得到对方相当的信任。这就是她为人特别牛的地方。非寻常人也,我等不能理解,也完全不能企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胡舒立的背景,说有则有,说无则无。

胡舒立是北京人,祖籍浙江绍兴。她比较注重生活的情趣,穿着十分得体,色彩比较协调。因为近视,她常在胸前挂一付眼镜,需要用的时候,才拿起来瞄一眼,有点优雅。她也喜欢吃上海菜,估计是受家族影响。每次到上海,我请她吃饭,菜单都是她自己点的。上海菜什么东西好吃,她门儿清。胡舒立的家,几十年没变过。她一直住一套老式住宅的三居室。这套房子,据说是单位当年分配给他父亲的房子。我们班很多同学,去那个地方混过。前两年,我还去吃过饭。胡舒立似乎比较喜欢这套房子。她从没想过,要搬出去,“习惯了”。这是她的说法。

显然,胡舒立的追求,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内心精神层面的东西。新闻就是她的理想。去年,胡舒立辞去了总编辑职务,改任社长。于是,外界也在猜测,胡舒立是不是想激流勇退?一位熟悉她的同学说,她不会退休的,干的正欢呢,那是她的命啊,活到老干到老,至死方休。

胡舒立老公(胡舒立是谁-)

(苗棣胡舒立夫妇)

(特别鸣谢:陈平、范蔚萱、杨大明、刘扬、张伟光、杨新、张纯等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594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