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为什么可怕(图灵测试是啥)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今年初,海底捞开了一家全智能餐厅,里面号称从配菜、出菜到上菜环节都进行了人工智能化改造,全程都由机器人来完成服务。

大家纷纷表示要去打卡的同时,也感叹,人工智能真的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了。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但在人工智能研究发展一片热火朝天时,有个人却说,你们的方向都错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的各种运用,根本连智能的门都没摸到。

他是谁?他为何这么说?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到底智能不?本期新常识,我们来一起讨论这些议题。


智能音箱到底智能吗?

语音智能设备,可能是最为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设备了。它由2011年的Siri起头,到2016年,中国科技公司也纷纷入局。

智能音箱慢慢从200美元的外国高科技,变成了200人民币的亲民小玩意儿。

据2018、2019年的调查显示,两年来中国每季度的智能音箱的销量,都在千万以上。618促销活动中,某度出品的“智能音箱”累积销量突破一百万。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似乎一夜之间,白菜价的“人工智能”走进了寻常人家。招呼一声就可以帮你开灯、查机票、看菜谱、定闹钟、逛网店,无聊了还可以赔聊

那么,智能音箱的普及是不是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终于来了?

这话说得还是太早了点。

虽然智能音箱听懂人话的技能令人惊叹,仿佛是个有灵魂的音箱。但是,在整个人工智能的理论体系上讲,它还是个很原始的产品。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从基本原理上讲,它的大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一些并不复杂的逻辑:

1、语音识别

现在智能音箱可以听取大、小、远、近的声音指令,甚至一些方言,中英文混杂都难不倒它,可以说在语音识别方面已经做得十分优秀了。

不过语音识别在基本原理上并不复杂:一个语言的数据库,外加一套声音数据的算法。虽然技术在这套算法上越来越精细,不过这种“听写”的技能,远没有触及“智能”的核心领域。

2、优化搜索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公司,大多是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谷歌、百度,还有同样自带搜索的淘宝和京东。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目前我们看到的“机器智能”“机器理解”“机器翻译”,基础上是搜索的结果。

说白了,机器给你的回答,归根到底,都是搜出来的。所谓的“人工智能”,只不过是把已有的答案找出来,念给你听而已。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目前,“人工智能”搜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准,还会记忆你的喜好。只是扒开它的底裤,它还是个搜索引擎而已。

3、对话机器人

Comscore(美国的一家信息服务公司)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用户用得最多的智能音箱功能,居然是聊闲天。

现在智能音箱的聊天功能,简直让人觉得它有灵魂。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阿信准备了几道“送命题”调戏了一下自家的智能音箱,给大家体会一下。


阿信:我室友是个傻子怎么办?

音箱:傻人有傻福啊,你这么聪明怎么问出这么傻的问题?(竟无言以对)

阿信:我觉得人生没有指望了怎么办?

音箱:怎么会?你会发现生活中总有对你好的人。认真地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给你回报的。(好吧,似乎有那么点安慰效果)

阿信:你喜欢我吗?

音箱:你知道我对你,不仅仅是喜欢。(说得老脸一红)


看起来很厉害,是不是?不过,这看似的智能,但恰恰是“人工智能”中最原始的。

早在1966年,就有科学家设计出了能和人对话的程序。到如今,对话机器人(chatbot)说话越来越像个小机灵鬼。

即便如此,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数据库,它会提取人话中的关键词,然后调用数据库中的内容,组织相应的回答。

1950年,人工智能先驱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的预想,也就是说:如果人在和一个机器对话时,感觉不到对方是机器,那么这个机器才算具有人类智能。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综上,阿信又想了想,问了一个对人工智能来说是“跨学科”的超纲问题。

阿信:理查德·道金斯今年几岁?

音箱:我还小呢。(你是不是只听进去后四个字?你的百度百科呢?你的计算能力呢?)

除此之外,智能音箱还包含了影音资料库的关联、物联网等功能,它们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就更远了。当然,这些本身都是很优秀的技术(手动狗头)。

那么,什么是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呢?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当然还有人不这么认为,这个到后面再说),运用到“深度学习”才算人工智能的高阶玩家。


深度学习下人工智能的新发展

前面我们虽然稍微diss了下智能音箱,但有一点还是要为它正名:智能音箱的核心——语音识别的高段位是需要动用到深度学习的,它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果哪天智能音箱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语音识别,那才可以说它是真的智能。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什么是更高级的语音识别?

用大白话讲,就是机器能够有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我们知道,同一句话,甚至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意思可以千差万别。当机器经过千万次的神经网络训练获得了这种捕捉句意的能力,才算一只高级别的智能机器。

而这种神经网络训练,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根植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中。它从数据中学习,就像婴儿认知周围世界那样,从睁开眼睛开始,到慢慢获得驾驭新环境所需的各种技能。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目前,深度学习在AI医疗的自动诊断、投资回报预判、牌场竞技、自动驾驶、智能翻译、情绪识别等领域都有比较前沿的运用成果。


颠覆贝叶斯理论的因果新科学

当大家都以为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时,贝叶斯网络之父朱迪亚·珀尔却说,现阶段的深度学习,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朱迪亚·珀尔

要知道,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得益于珀尔早期的研究,但他却在最近推翻了自己,甚至说,沿着目前的基于贝叶斯网络开展的深度学习探究方向是错误的,这条路永远也到不了实现真正人工智能的彼岸。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因果关系之梯的概念,说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研究都在因果之梯的第一层,也就是观察模仿层。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都局限在这个层级。

比如大家都觉得厉害得不得了的AlphaGo以4:1战胜了世界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但底层设计也是计算机上亿次对人类棋手动作的追踪、观察和记录。

当时网络上有人戏谑道:

“人工智能赢了不可怕,至少说明它还不懂得韬光隐晦,如果它假装输给人类,那才更加可怕。”

这句看似戏言的话,却暗藏了人工智能当前最大的发展瓶颈:只会学习和处理数据,却不懂得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和模拟存在于数据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而机器只有突破到第三层的“反事实”才能实现强人工智能。

在这一层级上进行的思维活动是想象、反思和理解。

珀尔将这一层级定义为反事实推理,刚好与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尤瓦尔认为,人类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是忽然学会了“虚构”——从幻想某一棵大树可以保佑我们,一直到后来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资本信贷体系,人类不断虚构出美丽的故事,最终建立起庞大而牢固的人类帝国。

人类发展出描绘虚构事物的能力正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认知革命,反事实推理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真正的智能。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尤瓦尔·赫拉利

当人工智能具备了“虚构”甚至“反事实推理”的能力时,那么强人工智能时代终将到来。

针对能否开发出具备自由意志的机器人的问题,珀尔的答案是 绝!对!会!


人工智能的礼物:提升判断力

读到了这里,一定会有人问:人工智能都是科技圈的概念,跟我有什么关系的?就算我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新方向,又有何用呢?

和我们的最大的关系是——提高个体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当下的社会信息实在嘈杂,为了防止被蒙骗、被忽悠,我们都需要具备一些认知力和判断力傍身。

珀尔将判断力划归为五个层级。

1. 相信权威

2. 相信经典

3. 人群研究

4. 控制变量

5. 随机实验

从1到5,是判断力逐渐提升的阶段。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套用这五个层级,举个栗子。

现在有一种卖得很贵的保健品,号称用的材料都是货真价实的珍贵的药材炼,对身体有好处,吃了可以延年益寿。

那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知道它是不是真有效呢?

最底层的判断力是既然这个东西“贵”,那就肯定有效。卖得贵,自然品质好。这就是相信权威,但显然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

“贵”可以让你觉得有效,最多相当于“理论上应该有效” —— 可真正有没有效,得看实践。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今年的春晚就有一个类似的卖假保健品的小品

今年的春晚就有一个类似的卖假保健品的小品

于是,判断力升级至第二层:相信经典。

身边有个熟人吃了这个保健品有效,所以认为它有效。

一个例子能证明有效吗?可能熟人那几天偶然身体不好,本来不吃也能恢复,吃保健品和恢复完全是巧合。

所以,一个样本是没有参照意义的。你不仅要问身边的一个人,更要问身边的一群人,甚至将样本群放得更大。你才起码能大致了解吃了这个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

第三层判断力是样本扩大后,对人群的研究。

保健品公司委托某野鸡大学出了一个报告,说吃了这个保健品的人群的身体状况,平均而言,比没吃的人群好。那这个报告能说明这个保健品有效吗?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还是不能。

保健品定价高,目标用户是高消费群体。这无形中向用户样本切了一刀:这些消费得起如此高昂保健品的人的医疗保障、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各方面都比穷人要好,他们的身体状况、基因底子本来就“应该”更好。

你怎么能知道是吃了保健品的人身体好呢,还是身体好的人更容易买保健品吃呢?

鸡生蛋、蛋生鸡的哲思实在是太考验吃瓜群众的判断力了。事实上,大部分人的判断力都停留在这一层级上面。

想要继续攀升,就要引入一些统计学的方法论了。比如说:控制变量、随机实验等。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在当下的信息体系中获得一点知识是很难的。有谁能想到,一句“这东西真有效吗?”居然引出了一个规则怪异的数学游戏,这也正是科学家与吃瓜群众的区别。

吃瓜群众的判断方法多是看看产品介绍、询询价格、问问身边人的评价;稍稍精进一点的,在网上看看更多的用户评论。

而科学家的方法则是控制变量和做随机实验,这就是高判断力和低判断力的差距。

现在都说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同样的,人跟人的判断力的差距更大。在这个知识碎片化满天飞的时代,没有一点判断力傍身,是万万不可的。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用训练人工智能的思维方法来训练我们的这种判断能力,也许正如珀尔所说,是“人工智能奉献给人类的第二个礼物”。

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如珀尔所说,拥有认知、预判和虚构故事的想象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美] 朱迪亚·珀尔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9.6

2. 从海底捞无人餐厅, 看2019人工智能新动向,搜狐网

3. Enge, Eric. “Rating the Smarts of the Digital Personal Assistants in 2018”.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你以为的人工智能,都还是「人工智障」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367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