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没有底(苏格拉底没有底的意思)

乔布斯曾说过我愿用我所有财富换来与苏格拉底共处的半日时光。而我身为凡夫俗子,身无半文,与乔布斯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我还想跟苏格拉底攀点关系,绞尽脑汁我才发现我与苏格拉底还是有一点相同,我们都姓苏。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帕斯卡说过: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所以即使目前你活在在最底层,你有多卑微、脆弱、渺小,也不要忘了你还拥有思考的权利。不管你是商贾巨人还是凡夫俗子,只要你在思考,你就是苏格拉底,你无需献出财富,也无需攀点亲戚。

回想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雅典城某条街道上有这样一个样貌丑陋、举止怪异的老头到处找人聊天,你会不会也像雅典市民一样嫌弃之。然而现代人却愿意花一辈子的财富或生命趋之若鹜地争取一次当时唾手可得遭人嫌弃的机会,而这些人中,又有几个人是真正懂得苏格拉底,或者像我之前一样只是知道他是个厉害的人物而已。

也许我们之所以喜欢苏格拉底,更多是因为别人喜欢苏格拉底,至于他有什么思想有什么作为倒与我无关。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智能化了,但是盲从跟风的缺陷却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扩大化了,智商环境的提升并未拉高情商环境的水准。我们仍旧总是习惯性地仰望别人口中描述的星辰大海,并为之感动不已,却总是忘记身边的勃勃生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苏格拉底身边那个柏拉图的。

即使处于人类智慧顶端行列,苏格拉底却还始终认为自己毫无智慧而言,自知其无知,所以他才一直习惯性地去人群中询问与求证他内心的疑惑。好似但凡拥有超强智慧的人都拥有这样的谦逊求知的秉性,比如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再比如我上学时候身边的学霸,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水平都很一般,但是我却拥有一个能够与优秀者同行的天赋,高三的时候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考上了华科大,高四复读时睡在我下铺的兄弟进入了清华,而我最后也只是进入了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如果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那我注定是一个悲催注脚的配角,而且还会被吐槽:怎么总有这小子。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反省出一个道理:但凡跟我交朋友的都是优秀的人,我要珍惜他们并向他们学习,当然这也包括我朋友圈的所有人,以及目前正在看这段文字的朋友们。言归正题,我在上学时候跟这些学霸相处中就发现,你跟他们聊天,千万不要天真相信他们的话,特别是类似于“这次没考好,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搞懂”这样的话,如果你信了,并以此为慰藉:连学霸都没考好,那我没考好也正常。那么最后受伤的肯定是你。

既然连苏格拉底以及我们的先人都自知其无知,沉下心来俯下身去探求知识的奥秘,而我们却在做了些什么呢?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借助于互联网,我们一个个都自认为好似成了无所不知的神了,于是我们膨胀了,我们浮躁了。知道即优越,你无需干什么事,你知道这件事,你就比别人优越了,你也许有幸会在公交车上会听到这样对话:

A:“你知道小李通过某种技术某种模式已经成了老板了吗?”

B:“这种技术和模式在网上早就有了,烂大街,没什么了不起的?”

A:“那倒也是!”

于是两个人继续坐着公交车,吃着五块钱的煎饼果子,拿着手机上着网,过着他们“早就知道”的优越生活。

苏格拉底不仅具有学霸的秉性,还兼具领导者的特质,他自创一种反诘法的工作模式,通过反问,归纳,诱导,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倾听式的沟通方式,也是领导者的必备素养,在倾听中通过反问的方法,激发出倾诉者最真实的想法,并以此获取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同时引起倾诉者自我的反省。比如勾勒出我与苏格拉底一段以下对话:

我:我如何才能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

苏:什么才是成功的事业?

我:有兴趣为之奋斗并能有收获的长期从事的事情。

苏:那么既然有兴趣并为之奋斗,那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我:我说的收获可能比较肤浅点,比如财富之类的。

苏:如果财富等同于成功,那你的灵魂谁来关照?到时候你不是同样一无所有。

我:我现在还没达到那个阶段,所以我们没心情没时间关心灵魂那些事。

苏:那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找不到你所谓成功的事业?

………

这就是成功学家和哲学家的区别,成功学家会试图拿别人的衣服穿到你的身上,然后让你看起来冠冕堂皇,但是哲学家则会把你的衣服一件件扒光,让你看清你的本来面貌,然后你自己就会自觉地寻找制作属于自己的衣服,并穿在身上。

我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网名叫苏格拉底没有底,我很喜欢,其实哲学也没底,思考也没底,只有你有所悟,不在乎你是否是苏格拉底,我思故我在!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082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