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翻译(李将军列传翻译原文)

原创 康有鹏

李将军列传翻译(李将军列传翻译原文)

浅析“李广难封”的成因

作为今天的读史爱好者,想比较客观的了解“飞将军”李广,仍需要对其所处时代、汉匈战争特点以及相关当事人有所了解,进而深入体味"李广难封"的成因。

“汉时匈奴已有二十四个部落的结盟,他们力之所及绵亘二千四百公里,自东北至于青海”,“他们以游牧为生,在环境上占优势。他们的及龄壮丁早已在马背上,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谋生工具,他们从来不缺乏流动性。”(《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而中原农耕民族要抵御匈奴的入侵,组织动员、装备征调、训练和大量后勤保障等比较繁杂。若一次战役五至十万骑兵参加,支援的步兵及后勤部队又多岀数倍,所以凡用兵牵涉数十万人为常态。征讨通常在不同地域以三路及五路展开,在近千公里的范围活动,以搜索方式接近敌方,并预定好集结会师的时间及地点,这样始终不遇敌军的情况也常发生。汉匈战场大都在茫茫戈壁及其周边草原地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当征战双方兵锋相交,争斗异常惨烈,绝无后撤回旋余地,汉军尤为突出。战败者固然难以幸存,战胜者亦死伤惨重,逃脱几乎没有可能。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大约是对残酷战争的诠释吧!“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漠北大战'),汉军虽获胜,但是十四万马匹出塞,不到三万南归。武帝长久的御宇期间,前后执行这样的战役八次。”(《中国大历史》)毎次征讨匈奴时,武帝都会亲自全盘谋划,决定用兵的战斗序列,分配每一路军的人员马匹,战役结束后也亲定赏罚。只有客观看待汉匈战争的这些特点,才能真切感受先辈为国捐躯、血洒疆场的英雄壮举,增加对“飞将军”等无数将士的敬仰之情。

有关"李广难封"的成因,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我以为,首先应从正史中找答案!最早提出这一问题,当属李广自已。望气者王朔给出的答案,因“杀降”所致;文帝感叹“子不遇时”;孝景帝难以释怀的则是“梁王授广将军印”;汉武帝所失望者,李广“数奇”(命运不好)。然而,冷静剖析,上列诸因素除“杀降”与封侯无直接因果,其余均事出有因。汉代封侯标准比秦时还要严苛,除规定捕斩敌军重要将领,还须达到斩敌首级一定数量。李广基本没有达标!那么怎样才能杀敌立功呢?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要有机遇。李广在文帝时代从军,有幸参加边境作战,因立功被授中郎。景帝时他除参加平定“吴楚叛乱”,其余多为汉匈边境冲突。后因李广恃己之能,常与敌近战,又被调离冲突激烈的边郡。加之文景时代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少有大战,多为防御,李广要想立功,的确勉为其难。二是有机遇能否立功。汉武帝时代,李广有五次对匈作战的机会。如前述:首次“马邑之谋”因泄密功败垂成;第二次“雁门出击战”身为一路主帅,带万骑作战几乎全军覆灭,被俘逃回当斩,用钱赎为庶人。正如唐代诗人罗隐所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第三次“定襄之役”是随大将军卫青岀征的五将军之一,唯有李广部因杀敌数目未达封赏标准无功;第四次“右北平之战”率四千骑兵被四万匈奴铁骑包围,死里逃生,功过相抵,无功未赏。观此战例,岂能说武帝没有给李广杀敌立功机会?如果说李广骁勇善战,那么为何他总打败仗?如果说作为名将的李广不会打仗,那么为何号称“飞将军”威名远扬? 看来只能说李广“运气”或者“命运”不佳。这样,似乎能够理解为什么武帝说李广“数奇”的无奈。三是不给立功的机会。这就是“漠北大战”,留于青史,世人皆知。大将军卫青私受武帝之命,剥夺了李广效命疆场的有利时机,也是李广最后一次失去立功封侯、直接导致蒙羞受辱含冤自刎的重要原因。当然,其中难以言表的复杂心里因素,不仅当事人只可意会不便言传,时隔两千多年后的人们更无法揣摩。

后人多诟病武帝任人唯亲、重用外戚,这点的确不假。但他发布求贤令,选贤任能,不拘一格,尤其用兵上倚重年青优秀将领,取得不世之功,也被史家所公认。这不仅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个性有关,而且与对匈反击作战的特殊要求不可分割。但对李广这位名臣宿将的任用,应该说皇上亦颇费苦心。汉武帝刚刚即位,左右大臣说李广是名将,便任命他为未央宫卫尉;七年之后的“马邑之谋”,血气方刚的天子首次对匈反击作战,便任命老将李广为五将军之一;后来的“雁门出击战”即使兵败被俘赎为庶人,郎中令这一要职出缺后,仍然任命在家赋闲的李广担任。在多次对匈用兵中,武帝先让李广独当一面,后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又与博望候张骞协同作战,而骁勇善射的李广不是被俘,便是无功,或者功过相抵不得封赏!而此次极为重要的“漠北大战”,武帝本不让李广参加,而“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从上述细节,可见武帝作出让李广参战并岀任"前将军"决策之难!这样便有了“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史记》)临阵换将的尬尴局面。因此,若不顾史实,随意推测,一味责难甚至诅咒卫青和汉武帝是欺骗乃至谋杀“飞将军"的元凶,似乎与史实相悖!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试想一下,假如李广以“前将军”之职参加了“漠北大战”,就一定能够立功封侯吗?坦率地说,也未可知!只能说有立功封侯的机遇与可能。然而,这个仅有的机会被人为剥夺后,无形中会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不平情绪。此外,还有论者以李广乃秦朝军功后代,西汉代秦故不封侯。估且不论秦灭燕距汉立国乃至武帝时代已过八十余年,而以军功封侯拜相的李蔡(李广堂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立功封侯的李敢(李广之子),难道不是秦朝李姓军功的后代吗?!若要进一步剖析客观因素,李广“遇时倒置”似乎值得考究,文景时代除防御作战缺少机会,也使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李广青春年华白白流逝,有力无处使;而武帝朝虽有一定征战机会,但对需要适应骑兵长途奔袭、大纵深运动作战的特点来说,显然,李广年老体力不及身强力壮的二三十岁的青年将领卫青、霍去病具有优势,更何况有着战神之称的霍去病所带精锐骑兵的战斗力,也是老将李广远远无法比抑的!

以上用史实从客观方面作了剖析,若从李广自身检讨,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李广风格善于近战。据《史记》载:"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司马迁记述一针见血!看来“近战”既是李广善射用兵的特点,又是其明显弱项。再比如,李广惯于独立行动。“追剿射雕者”虽显示了他的果断、善射,突遇敌情勇略胆识过人等特点,但作为三军主帅擅离大军,屡陷险境,从古至今乃兵家大忌。又比如,李广注重发挥个人才能和表率作用。这些作为个人魅力是其特点和美德,而对于高级将领,如何调动整体力量,发挥统筹谋划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当然,李广一生虽看重功名,却不与部属争功,谦让校尉士卒,此也许是其失去封侯的一个因素。至于李蔡比李广人品相差甚远,亦能封侯拜相,而声名远扬、威震匈奴的“飞将军”却终生不得封候,此乃封候的标准条件所限。还有治军过宽,虽与封侯似无直接关系,但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与匈奴作战,对培养部队作风亦有不利影响。纵观李广一生,应该说平定"吴楚叛乱"因"取旗”能够封候而没有封候,是其终生一大遗憾,但就将帅的忠诚而言,无论李广主动还是被动,此类事件被历代君王所不容!当然,任何事情都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轻易妄下结论,更何况历史之谜永远难以解密。

有论者提出,李广虽然骑射举世无双,但军功乏善可陈,“飞将军”徒有虚名;有的认为司马迁为李将军立传,通过美化李广的个人才能和魅力,实则发泄遭“宫刑”之私愤并影射武帝。在此,试对司马迁为什么给李广立传、记事是否真实、他在“史德”方面有无缺陷等试作探讨。从李将军列传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为李广独立作传:一是看重他出身军功世家,具有善于骑射的独特武功,且为文、景、武三朝宿将,被称为“飞将军”,威震匈奴,名扬中外;二是看重他具有古名将之风,勇略胆识超群,临危沉着不乱,身先士卒,爱兵如子;三是看重他独特的人生际遇,是千百万为国捐驱将士默默奉献的典型代表,令人追忆同情。汉武帝征讨匈奴以来封侯者七十余人,在数十万参战将士中比率极低。绝大多数将士或者战死,或者像李广一样得不到公正待遇。司马迁除对封侯者列表记载,选择卫青、霍去病作为已封候者的代表立传;对未获封侯者,亦应选择代表人物给予立传,李广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大概成了司马迁看中的最佳人选。还有一些重要因素,从《史记》撰写的宗旨看(这是个大题目,只能点到为至),司马迁明确表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使其成为开创通史之先河;从风格上激扬文字、汪洋恣肆、大开大合,读之使人有江河奔流、酣畅淋漓或一唱三叹之感;从人物选择上不拘一格,帝王将相、刺客游侠等均在其列。由于司马迁人生的不幸遭遇,他对悲剧英雄则富于更多的同情。比如,项羽、韩信、李广等人物,司马迁与之惺惺相惜,对其立传格外用情。尽管他笔下充满感情,但在“史实”与“史德”上被历代所公认。比如,汉代班固认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西晋华峤称赞:“迁文直而事核。” 清代名臣左宗棠曾撰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梁启超认为《史记》“是一部博谨严著作” “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为世人所称道。毛泽东对《史记》多有评述,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并借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教育人民。具体到李广传记中,虽然司马迁饱含深情地为其作传,但在史实上仍然体现“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比如,传记中多处表现李广“善射”的特点,又指出他习惯“近战”造成的被俘和为猛兽所伤;写他喜欢发挥个人才能和独立作战,又透露出他谋划全局和帅才不足。再比如,尤其详细记录斩杀灞陵尉的起因经过。如果说司马迁一味褒奖李广、或者借助他影射武帝,则对李广“斩杀灞陵尉”这一重大品德缺陷,可以略去不写。既然写了,又在传记布局上把此情节放在李广长期征战无功、死里逃生赎为庶人、赋闲狩猎借酒浇愁,一肚子委屈无处诉说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体现了他对李将军的惋惜与同情。但在读者的印象中又留下了,李广突遇边关战事紧急、正当用人之际,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杀敌立功,却先从“仇家”开刀,以泄私愤。这样可能搏得一定同情,但世人却看到了一位真实的“飞将军”的胸襟和格局!此外,为体现“实录”精神,司马迁写了李敢因其父之死击伤大将军,被卫青外甥霍去病借助狩猎之机射杀,武帝得知后以"触鹿"身亡堂塞;李广杀了灞陵尉,武帝不仅没有追责,还鼓励他带好部队,积极投身对匈奴作战;而司马迁为李陵案说情并试图宽慰震怒的武帝,却被以“诬上”罪名判处极刑(后以“宫刑”代之)。这些记述,为后人留下一个喜怒无常、赏罚失度、多面真实的汉武帝形象。

两千多年来,“李广难封"的话题,为什么人们津津乐道,有着极大的热情,讨论从未中断过?首先,缘于司马迁倾注感情,写了李广传奇的一生和引刀自刎的悲怆结局,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悲剧英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其次,历史事件的传播解读,多从文人士大夫开始,他们识文断字有话语权,他们的宣传造势,会在社会群体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力。再次,李广难封”往往被解读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代名词,隐含怀才不遇之意,容易引发身处逆境人们的共鸣,从而对世态人情的感慨。最典型莫过年少张扬的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与其宏文被后世广为流传。第四,毎遇国难当头,呼唤英雄辈出的时代,人们常以怀念“飞将军”为由,抒发对妥协绥靖国策的愤慨情感,希望以此提振民族精神。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著名诗篇,从白首老翁到蓬头稚子交口称颂,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之魂,响彻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的不朽乐章!

卷已掩兮意未尽!虽然飞逝的时光过去两千余年,在史圣司马迁的如椽巨笔下,“飞将军”李广的形象不仅永载史册,也会恒久的留在国人的记忆里…

【后记】

《史记》乃二十四史开山之作,是司马迁饱读诗书、游览大好河山、历经人生磨难的智慧结晶。《李将军列传》是其倾情撰写的不朽华章,内涵宏阔精深,微言大义蕴含其里。作为读史爱好者,品茗解读“飞将军”,以己浅薄之见,斗胆示众,求教方家,寄望有兴趣的朋友斧正。我以为,人生受阅历、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同年龄段对事物的认知会有差异。对于已过耳顺之年,历经世事沧桑,惯看春风秋月,目睹众生升迁沉浮之相者,再来品读“李广难封"这一话题,大概对“时势机遇、个人才能、胸襟抱负”诸因素的重要影响会有更加深切的感悟和体会。当然,再加上“适合之平台”和“贵人相助”,似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会更为有益。仅为一管之见,不可以偏概全,怨天忧人!

2021年7月29日初稿 北京北苑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788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