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牺牲,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2年8月15日,辽宁抚顺的一名普通战士指挥战友倒车时意外负伤,医治无效不幸牺牲。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悲痛不已。两天后,这名战士的追悼会隆重举行,将近10万人为他送行。

这名普通的战士,他的名字叫雷锋,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从小我们就接受教育: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时至今日,雷锋精神依然影响着无数人。

我们也相信,任何时代任何场合,我们都需要弘扬雷锋精神。

1963年1月,雷锋所在的那个班被命名为“雷锋班”,共青团追认他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发表关于他的文章,宣传他的事迹。

在我们的印象中,雷锋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人性闪光点: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这些朴素的美德让他在那个时代大放异彩。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雷锋为什么会成为全国争相学习的楷模呢?抛开身上那些光环,真实的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1-苦难童年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抗战还未结束,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一家的生活过得尤其悲惨。因为贫穷,在他7岁那一年,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和哥哥相继悲惨死去,弟弟饿死在家中。

雷锋从此成了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下来。

雷锋小时候常常要上山去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他有一天去山上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他破口大骂,还要抢走他的柴刀。雷锋哭喊着,从她手里夺回柴刀,手指被划破,鲜血直流。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雷锋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当时他只有9岁,由于年纪太小连长没同意他参加队伍,但是临走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雷锋虽然没能参军成功,但是他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这个愿望,雷锋等了整整10年。

解放后,10岁的雷锋当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他分到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乡政府供他免费读书,雷锋进入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小学毕业后,16岁的雷锋参加工作,在生产队干了3个月秋征助理员,负责征收公粮工作,后来又当过通信员、公务员等。1957年夏天,雷锋担任望城县指挥部通讯员,被评为模范。

第二年春天,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当工人,他积极响应县里“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主动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雷锋能够从一个孤儿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离不开身边的人无私的帮助,他对很多人都怀有感激之心。

1958年11月,雷锋被分配到鞍山钢铁厂当推土机手,他工作认真积极,助人为乐,工友们都很喜欢他。

在这期间,雷锋始终没有忘记要成为解放军的志向。19岁那年,他听说部队招兵的消息,激动得睡不着觉。凌晨3点钟,他就爬起来去报名。但是雷锋个子太矮,才一米五四,达不到应征入伍的标准。

雷锋给负责招兵的同志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他9岁就立志入伍的事情,武装部的同志经过研究,决定把雷锋编入预备队。雷锋终于被批准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60年1月,入伍第一天的雷锋来到营口新兵连。当天下午,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三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1960年8月,雷锋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一次。

人们最早注意到雷锋,都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他有一个小木箱,是他自己找来废旧木板搭起来的。

平时捡到什么螺丝钉、牙膏皮、几根绳子之类的小东西,他都会收到木箱子里。在别人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没什么用处的废品,但是在雷锋眼里都是宝贝,他给这个箱子起了一个名字叫“节约箱”。很快,雷锋获得“节约标兵”的称号。

02-模范标兵

1960年10月,《前进报》收到一篇小稿子,内容很简单:“有一个工程兵战士,每个月的津贴只有6元钱,他却拿出200多元的积蓄支援遭受水灾的驻地和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个小战士省吃俭用捐了这么多钱,太不容易了。这个小战士,就是雷锋。200多元钱,相当于他两年半的工资。这些钱,都是他变卖日常搜集的“宝贝”攒下来的。

报社的编辑很感动,于是安排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对雷锋进行了一次专访。第一次见面,他们就觉得这个战士很不一般。虽然个子小一点,但是长得很敦实。

雷锋十几岁就参加工作,当过通讯员、公务员,后来又到鞍钢当工人,他一直是当地的劳动模范、工作模范、青年积极分子。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和那些来自农村的战士完全不一样。

雷锋的身上,表现出他这个年纪的人少有的成熟稳重。在报道雷锋之前,其实他在整个沈阳军区就很出名了。入伍半年的时间,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还获得了从连、营、团到军区的各级荣誉。

这个身材矮小的新兵,到底做过什么让他如此受人瞩目?在当时部队组织的忆苦思甜报告会上,李健羽两人被雷锋深深打动了。雷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具有超越常人的表达能力、感染力和口才。

当时部队开展忆苦思甜教育,雷锋的出身和条件被树为典型。雷锋的忆苦报告非常感人,他每次谈到自己的悲惨出身时,都要大哭一场,听众也潸然泪下。李健羽回忆他作报告的场景:

“他先讲入伍的过程,然后讲为什么要当解放军,接着讲他的苦难家史,他讲得很动情、很投入,一字一泪,底下的听众鸦雀无声,都静静地听着,继而就传出抽泣声,有人就跟着哭了。”

两位记者和雷锋一起坐同一辆火车从沈阳返回旅顺的连队。在火车上雷锋一直没有闲下来,他帮列车员清理卫生,给旅客们端茶倒水,忙了一路。

雷锋一生孤苦,部队就是他的家,人民群众就是他的亲人。雷锋的助人为乐,就像与生俱来一般简单自然。他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甚至传出美谈:“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采访结束之后,返回沈阳的李健羽两人开始了关于雷锋事迹的稿件写作,最终送审文章确定为《毛主席的好战士》。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关于雷锋的长篇通讯文章,其中题词写道:

“他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人中的一个,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正为建设美好、幸福生活而忘我劳动,可是有的人竟然在短短的十一年中忘了本,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锋同志的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学习。”

文章发表后,雷锋开始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典型,他的名字一下子家喻户晓。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的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发表,文艺界的很多人也撰文赞扬雷锋精神。就这样,一个自觉学雷锋的活动在全国逐渐展开。

1961年9月,雷锋被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03-真实雷锋

关于雷锋,不得不提的是“雷锋照片”和“雷锋日记”。通过雷锋留下的照片和日记,我们得以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雷锋。

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是却留下了很多的照片。甚至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雷锋做好事的瞬间,都被人拍下来了?在当时宣传雷锋精神的大背景下,其实很多雷锋的照片都是特意拍摄的。

在全国各地的雷锋纪念馆陈列室里,共有351张雷锋生前真实活动的照片。从雷锋参军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他一共拍摄了222张照片。这些照片中,将近200张都是一个叫张峻的人拍摄的。

张峻当时是沈阳军区的宣传部干事,1960年8月下旬他去采访雷锋,为雷锋拍了一张手持钢枪的照片。这张照片,也成为日后雷锋的经典影像。

在后来两人的9次见面中,张峻又为雷锋拍摄了199张黑白照片,24张彩色照片。其中,有些照片是经过设计,为了配合宣传专门补拍的。

张峻后来回忆,雷锋出名以后沈阳军区和军事博物馆要搞一个展览。搞展览要有形象化的东西,怎么办呢?于是筹备组就根据雷锋的日记和讲话材料,列了一个提纲,补拍了一些镜头。

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照片直到雷锋去世30多年才公开。2003年,这张照片在抚顺雷锋纪念馆首次展出,照片上的雷锋身穿黑色的皮夹克和皮鞋。张峻介绍,这张照片因为与当时雷锋艰苦朴素的形象不符,所以一直没公开。

雷锋所穿的皮夹克,还是他在鞍钢当工人时期买的。当时流行跳交际舞,再加上东北比较冷,车间里的大姐们建议雷锋买件皮夹克。雷锋买来后,兴致勃勃地穿着皮夹克拍了一张照。

后来他写信寄给家乡的领导汇报在鞍钢的工作情况,把穿皮夹克的照片也寄了过去。结果得到回信:“要艰苦奋斗,不能忘本”。雷锋很惭愧,从此把皮夹克收起来,再也没穿过。

关于雷锋日记,1960年10月记者董祖修到雷锋所在的连队采访,他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都是雷锋平时写的日记。

在雷锋牺牲之前的五年时间里,雷锋一共写了9本日记。《前进报》的记者在采访雷锋时,也注意到雷锋随身携带的日记本。当时《前进报》在发表通讯稿后,在12月1日又发表了15篇雷锋日记,题为《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摘抄》。

这是雷锋日记第一次公开发表,后来作为辅助学习材料,在部队中流传。雷锋日记中,有许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至今难忘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在1960年参军后,雷锋的有一本日记的扉页上贴着一张黄继光的画像,是他从画报上剪裁下来的。在画像两侧空白的地方写了两行字:“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

通过雷锋留下的照片和日记,我们更加了解一个丰满的雷锋形象。雷锋除了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之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需求。

04-不幸牺牲

1962年8月14日,当天晚上10点多,团部接到在100多公里外执行施工任务的二营打来的电话。由于连续暴雨,全营仅剩一天的粮食了。

团部决定连夜派车送粮,任务交给了运输连。由于任务较重,大家首先想到了思想、技术都过硬的雷锋。经过准备,雷锋带上助手乔安山上车出发了。粮食运到目的地后,雷锋和乔安山没有休息,第二天早饭也没吃就开车返程。

他们两人回到团部,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连长叫他们洗脸吃饭,此时雷锋想的却是运输车全是泥水,如果不及时清洗就可能生锈,他打算先把车洗好了再吃饭。

雷锋赶紧招呼乔安山洗车,他们想把车开到九连前面的水栓处去洗。为了防备小孩淘气,通往九连的路上拦了许多铁丝网。雷锋去清理铁丝网,乔安山把车开到他面前停下来。

倒车经过一段比较窄的道路时,车左侧道口有一棵大树,从这棵树开始用铁丝连了一排平时用来晾衣服的方木杆子。雷锋一直紧贴着车左侧指挥:“没事,往前开吧。”

乔安山听着指挥就往前开车,灾难就在这时降临了。汽车卷住了空中的铁丝并扯断,巨大的弹力将方木杆子弹出来,断木砸向雷锋左太阳穴。等乔安山停好了车,下了车才发现雷锋已经倒在那里。

出事后,副连长把雷锋抱上车飞快地向西部医院驶去。但是因为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没能挺过来。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牺牲了,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国也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

雷锋的偶像是黄继光,黄继光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感动了一代人。雷锋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所做的那些小事,犹如萤火烛照,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和谐。

如果遇到了困难,谁不想身边有个“活雷锋”?学雷锋始终是一项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已经被简化成很单纯的三个字:做好事。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更要宣扬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评论转发三连啊~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565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