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性从众攀比心理营销的核心手段

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做陈年老酒店的真实案例。

其实,现在的营销已经没有很纯粹的线上线下之分了,就像这个做老酒店的,你看似好像主要依靠的是线下门店来销售,实际上他95%以上的销售动作都是在线上完成的。

线下的门店只是线上销售的辅助罢了,换做到其他的行业也一样,现在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线上为依托来做营销。

有的时候,只要你的思维换一个小小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今天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的内容,是昨天我在文章里面提到的:微信群接龙销售白酒的模式。

360截图20210612010424301.jpg

其实,这个老哥完全可以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里面发广告消息,然后等着客户来下订单就可以了。

但是为什么他要采用微信群接龙的形式来销售?

这里其实是运用到人性营销中的一个核心秘笈:从众和攀比心理。

1、从众心理

葛优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下馆子,哪家人多去哪家。

我们几乎在各行各业里,都能运用这句话里面所折射出来的核心道理。

从众心理的本质是为了“避免犯错”,你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进了一家新淘宝店,没有任何的销量,你会第一个下单购买吗? 毫无疑问,你不会。

所以,才有那一句很经典的话:刷单可以活,但是不刷单必死无疑。

刷单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做数据给淘宝看,从而可以获得比较良好的淘宝搜索排名,另外一方面是给用户看:你看这么多人购买了,你下单购买绝对不会错。

基于这个逻辑你就会发现,现在很多APP,或者H5的分销页面,会在页面中加入“谁谁谁已经购买了”,目的是制造火爆的抢购场面,同时让你产生安全感,让你从众。

而微信群本身没有像电商平台有销售数据的展示,所以微信群接龙销售的本质之一就是告诉你,群里面已经有这么多人购买了,所以你跟着买,绝对不会错。

尤其是当用户对产品本身并不了解的时候,从众心理的威力将会得到巨大的体现。

之前这个老哥一直在群里推一款“红西凤”的白酒,售价1000多一瓶,群里也是很多人购买了,我看他说的好像很厉害,于是我也下单购买了一箱,结果拿到手之后尝了一下,味道还不如几百块的钓鱼台。

2、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好像是与生俱来似的,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我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也曾经有一段时间的攀比心理,买衣服一定要买品牌的,我至今都记得有一年过年前,要买新衣服和鞋子,我带着我老爸去我们市里面的两个品牌店买了一身衣服和鞋子,最后我们差点都没有车费回家了。

好在后来上大学之后对这些就失去了兴趣,之前一直不知道因为什么产生攀比了心理,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又突然消失了。

现在想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周围的环境影响,或者准确的说是周围环境里面的人的因素所影响。

当别人不断的跟你炫耀,他的衣服是什么牌子、他的鞋子是什么牌子、他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她用的包包、化妆品是什么牌子的时候,也许一开始你还没有感觉,时间长了以后,你可能心智就会被影响,进而你也会产生对牌子的概念和对牌子产品的拥有的想法。

微信群接龙销售本质上也是攀比心理。

当你看到有很多你熟悉的人都购买了以后,不管是处于需求也好,面子也好,还是从众心理也好,你可能或多或少的都会买上一点,也许不会比其他人多,但是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别人如果买5箱,你可能也会硬着头皮买1箱。

而且这个老哥在玩微信群接龙销售的时候、发送产品广告的时候,从来没有讲过产品的价格。

这才是最恶心的地方。

如果他在群里报了价格,你最起码还有判断的标准,现在他直接不发价格,导致你根本不知道你将会为这个产品付出多少的费用,如果到时候价格便宜还好,如果贵了,硬着头皮也要接。

很多人可能会说,不知道价格你可以在群里问,或者找群主问。

其实,这里面还是涉及到一个人性心理学的问题。

你在群里作为第一个问价的,会导致你瞬间丢了面子,因为大家都没问,就你一个问了,大家买东西都不看价格,就一个要先看价格再决定是否购买。

如果你找群主私下问,问题倒不是很大,但是群主对你的评价肯定要比其他人降了一个等级,而你不清楚未来群主对你的评价判断是否会被辐射到整个圈子。

总结:

推广是法,营销是道术,道术是无形的,但是营销的道术是可以体现在法上面的。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983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