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平衡”,你的生活注定瞎忙

曾经,我是一个特别容易“紧张”的人。

只要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交到我手里,至少提前3、4天的时间,我就开始写计划,然后在脑子里一遍一遍推演细节。

到了马上实施的前一晚,我甚至可能根本睡不着觉。

事情圆满结束,我才会放心休息;万一做得不好,还会花很长的一段时间纠结、复盘,唉声叹气。

折腾一番下来,办事儿效果暂且不提,人是真的不怎么开心。

后来练了几节瑜伽课之后,我找到了破解瞎忙的秘密钥匙——“平衡”。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

情绪和理性的平衡

现代社会,几乎谈情绪色变。

职场人,更是恨不得人手一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高情商”被奉为无往而不胜的利器,以至于我们甚至觉得自己的那一点点“小脾气”都是错的。

《奇葩说第七季》有一个辩题是这样的:

室友总是偷偷用我的东西,该不该和TA撕破脸?

正方是“该”,反方“不该”。

那一场直到最后,才有人选择了正方。

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反方辩手Shary 甚至提出了“把洗头膏换成脱毛膏”这样的损招,但坚持“不要和对方撕破脸”。

而正方席瑞却这样反驳:

这道题有一个非常大的前提是“总是”,也就是说,这个室友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做。TA忽视我的情绪和感受,一次次挑战我的底线。所以我认为要撕破脸。

但撕破脸的目的不是大家打一架,而是建立边界感。

我要清清楚楚告诉TA,我的东西不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这是我的底线,你必须尊重,否则后果自负。

话音刚落,就博得了满堂彩。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极力回避自己的愤怒、恐惧,认为一旦这种情绪多了,就说明自己“不理性”、“不够好”、“很难成功”。

事实并非如此。

这只能证明,你的“情绪预警系统”比别人更敏感。

追溯到我们的祖先尚且是原始人的阶段,被我们藏着、掖着的“恐惧感”是他们躲避强敌、赖以生存的强大天赋。

如果没有了这种情绪,可能人类文明的发展,还要再晚上许多年。

即便放到今天,这些情绪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比如,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别急着假装平和,对自己说:

好的,我发现你不开心了。

然后,主动去探寻背后的原因:

是因为XXXX吗?还是XXXX?

最后,轻轻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子:

辛苦了,我保证下次会做得更好一点,别担心。

当你学会从情绪中抽离出“真我”的时候,你看到的世界、对生活的体验,也将大不相同。

2

自我和他人的平衡

人生无论哪个阶段,我们都无可避免地,要和别人打交道。

这也就意味着,一定会有一些时刻,我们会被一些外界的人或者事“打乱节奏”。

即便内心有很多个“我不愿意”,但还是无可奈何地停下来,要去处理这些。

次数多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失控感”。

甚至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如果你也经历过这种沮丧,不妨回忆一下:

有多少时候,你是能够完全按照你的安排和规划去行动的?

又有多少时候,你的日程和计划,总是被一些突发的事情打乱,不得不优先去处理、去安抚、去调整?

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你转变自己的思维:

首先,重新树立一个“我应该”的观念。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一举一动都需要外界的支持。

所以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应该匀出一部分的精力去回应外界的信息。这不是“打扰”,是我们的义务。

比如陪伴家人,帮助团队,甚至对陌生人伸出援手…….

其次,为这些事情预留时间。

比如,每天10%的“额度”,这个时间和精力就是用来处理对外事件的,不属于你自由发挥的范围。

那么,如果今天这10%的对外时间,刚好被用完,那OK,本来就应该这样;如果有盈余,那就是“我赚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奖励自己。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给到自己的“额度”总是不够用,就要问问自己:

是预算有问题?

还是花在“别的人或事”上的时间太多了?

面对烦恼,最关键也是最有效的做法是,往往不是改变外界,而是改变我们内心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

给自己的「心智世界」松绑,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3

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人要如何才能提高自己?

最高赞的回答是:多学习,多思考,多行动。

看起来简单,但其实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群人,读了很多书,但从没写出过一篇好文章;英语特别棒,可并不知道怎么教给别人……

这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鸿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所以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思维模式:

我要学什么:

找到这方面的书籍/网站/大佬,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确定在一个多长的时间里,我将认识、学习到什么层次;

我要输出什么:

一边学习一边输出,文章也好,短短几句朋友圈的分享也罢,不断地产出内容,以此来倒逼自己向学习要结果;

我要成为什么:

通过之前的两步为自己积累势能,并一步步向“终极目标”去靠近。

当你跑完整个流程,学到的东西一定会比之前更多、逻辑更清晰。

而我们成长的本质,也是这样一个学习—输出—反馈的系统。

《人间处方》曾经提到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难在如何和解。视如何与这世间、与自己和解,生活、工作也会随之失色或熠熠生辉。

祝愿我们都能找到情绪和理性、自我与他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拥有一段闪闪发光的青春。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981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