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高效成长秘诀

最近几个月,我收到了好多问题,其中有3个,频次非常高:

钰儿姐,你写作都看了什么书呀?

钰儿,你是怎么成为阿猫合伙人的

钰儿姐,怎么提升分析思考能力呢

第3个问题,已经专门回答过了,戳这篇:我的思考能力是如何提升的?

今天专门回答第一个(不要走,这篇虽然是关于写作的,但我做很多事情的思路,都是这样,学起来)

先回答问题,再说为什么我这样做。

问:写作你都看了什么书?

答:自写作开始以来到上周六,只看过一本叫《爆文制造》的书,主要是学里面如何起标题,只看了1/3,对我个人价值不大。

上周六,收到了白衣少年送的《写作之书》

,看了几章,除此没看过任何写作书。

1.写作要看书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写作前要先看书?

写作写作,重点在写,而非看。

小时候我们学语文,老师教最简单的作文结构:总——分——总,开头简单点题做交代,用上名人名言,中间一段把事情说清,最后总结升华,就是一篇800字的作文。

总——分——总,大家都会。

那为什么很多人写作前,想看写作书?因为心里把写作这件事看得太神圣、高不可攀,以及想掌握很多写作技巧。

但说认真的,是个人,会写日记,就能写作。

我们用嘴说话、拿笔写字,如果有一天封住所有人的嘴巴,按住你我执笔的手,社会很快就会瘫痪。

语言作为符号,它的发明是传达信息。但如果你为这件事戴上虚荣的枷锁,那寸步难行。

所以,如果你已经很多年,没有再拿起过笔,想写作,那么最重要的的事情,就是开始写。

因为你没能力、也没时间去搞明白复杂的结构。

人生是场游戏,游戏有段位,从青铜、白银、黄金到铂金、钻石、星耀,再到王者。

写作,亦如此。

身为青铜,最先想的不是如何漂亮的操作炫技,而是活得久一点,不要轻易被KO。

在能力没有强大之前,先生存。

2.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写作

我从小就喜欢说话、热爱分享,生活有很多触动,想写点东西,传递自己的思想。

现阶段学习复杂的文章结构,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既然不是重要的,就先放下。

几个朋友会和我开玩笑,说“马作家,等你的作品签名集”,我每次都会说:我就是个写文章的。

为什么要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才刚开始,如果写了几篇文章,内心就洋洋自得“我是作家,你看我厉害吧”

会被自己束缚住,会偏离初心。

那为什么很多小伙伴会问“钰儿,你写作都看什么书”

从反馈来看,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的内容比较戳人心,能引起共鸣,且非常实用

虽没有华丽词藻,但每一篇都走心,我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写哭。

所以,问问题的人,其实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也许真正想问的是:你的文章很触动我,你是怎样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但为什么问出的是“你写作看的啥书”(有思维漏洞),这样问,很有可能是对方内心认为,如果谁某件事情做的厉害,是进行了学习。

一提到学习,一般学的是理论,学会理论确实会让自己变厉害,但我更喜欢马克思说的:实践出真知。

在钰儿看来,什么是真正的写作(重点):

鲁迅弃医从文,不是从医辛苦,而是他发现国民最致命的问题,不是疾病,而是思想。

他认为自己用医学拯救的只是少数人,而成为作家,写文章可以改变国民的思想,拯救落后的观念。

通过文字,启迪人们的心灵,这是鲁迅想做、要做的事情。

和鲁迅同时期的毛姆,同样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笔。

他父母早逝,寄人篱下,说话口吃,敏感孤僻,从小就体会到了旁人的冷眼和不善,所以他善于观察人心。

因此,有了后来的《人生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毛姆人性小说三部曲。

路遥,写出载入史册的《平凡的世界》,他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我有分享过,路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这篇:你现在正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面说了鲁迅、毛姆、路遥,只为了你更深刻的体会到:优秀的作品、好的文章,从来不是为写而写。

而是被某个东西触动(国民的思想、人性的多变)后,我要写、我想写,我要做点什么。

阿猫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富二代、有钱人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因为他们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感受不到,甚至理解不了下层人的疾苦。

钰儿非常赞同,我在稿件采纳群给大家改稿的时候,发现很多小伙伴的共性问题是:

缺乏共情能力。

也就是,很少在写文章的时候,站到读者的角度为读者考虑。

比如我印象深刻有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如果你是社恐,想要做出改变,那你可以尝试下次路上遇到同事,主动去打招呼

这句话有问题吗?没问题,这个道理对吗?对

但这篇文章发出去,只会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社恐不会因为这句话有改变,其他人对这句话也没印象。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是社恐,但凡他能做到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也不至于会是社恐。

恰恰【主动打招呼】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正是他们恐的地方。

他们一想到主动打招呼,就需要很多心理建设,宁可绕路掉头走,也不要去主动打招呼。

这才是社恐人群真正面临的问题,所以前面的那段话,对社恐人群来说,从逻辑上不成立。

写在最后

1)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做其他事情,一开始的方向、自我觉察很重要。

文中提到了思维漏洞,这种现象在生活很普遍,有时候我们的需求是A,但思维定势+主观臆测,会导致我们得到B。

2)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做项目,赋予它意义,会更投入、更用心,结果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问:钰儿,你的文章很触动我,你是如何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答:高敏感特质+对生活人性的察言观色+对写作的热爱+真实+大量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978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