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定性”和“定量”,彻底摆脱平庸?

前段时间,有位写作学员发来一份2021年学习计划,让我指点:

每2周读一本书;每周写一篇文章;参加3个写作训练营……

我问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她说,我想成为一名职业写手。

那,你和目标的差距是什么?

积累不够,方法不成体系……

既然方法不成体系,你如何得出这些清单?

老师我错了,我再想想……

她真的错了吗?其实也不是。她所列的计划,都是很有效的写作训练法。问题在于:

制定计划时,强调「全盘量化」,忽略了「定性分析」。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比如:

有些“微胖”女孩,明明是标准体重,却给自己定下“瘦XX斤”的目标,每天吃饭精确到克。

实际上,她们的问题并非体重,而是「体脂率」。脂肪含量高了,自然显胖;

改善体脂率的方法,不是节食,而是运动。运动提高「代谢」,减脂不要太快,而且不反弹;

如何评估成果?不是“瘦了XX斤”,而是“一切正常”的体检单。

不可否认,定量分析是科学的。但一味定量,忽略定性,反而错失重点,迷失方向。

制定个人计划时,一定要平衡“定性”和“定量”。

如何平衡?请记住一个原则:

未发生的事,定性比定量重要;

已发生的事,定量比定性重要。

有点绕哈,我们慢慢分析。

01

定性目标,量化现状

对目标而言,定性比定量重要。

目标是「未发生的事」,无法准确定量。即便定了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和变数,更多是一种激励。

反而定性看待,更能预控未来走向,也更有参考价值。

我们以读书为例:有人计划一年读100本书。他能做到吗?他成长了吗?难说。

假如他是为了“1年读完100本书”而去阅读,很难保证一年后,还能记住多少。

世界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在《快速阅读》中提到了一个实验。

实验中,他告诉A组学员,他们将被测试书中所有的内容;告诉B组,他们只会被测试书中的某一个「主题」。然后,请大家有针对性地阅读学习。

但事实上,这两组都要对全部内容进行测试。

很明显,这样对B组不公平。但很令人惊讶的是,B组的整体得分都高于A组。

为什么?

东尼博赞认为,B组拥有「定性的目标」,就像巨大的“钩子”,将所有的信息拉拢在一起,让学员高效吸收。

而A组虽有「定量的目标」,反而无法有效串联信息,空耗心智和时间。

再说说现状。

现状属于「已发生的事情」。定性分析只能笼统地归纳总结事实,过于主观。定量分析却可以更客观、准确地掌握现状,让目标更切合实际。

比如,你听了一场行业分享会。领导问你,会议怎么样?你回答:

“挺好的,好像来了几个大咖,还有谁谁谁。其中谁谁谁的演讲,我感觉特别有启发……”

“哦。”

可如果你这样说:

“今天,中国地产行业10大巨头来了6位,分别围绕行业前景等12个方面,做了3个小时的报告,对我们启发很大。”

“很好。”

仅仅多了几个数字,为什么后者的感观更佳?

因为这些数字反映的,是人对现状的深度掌控。

和“好像”、“几个”、“感觉”相比,那些冰冷的数字,更接近真相。

接近真相,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02

定性措施,量化反馈

确定了目标,该找方法了。

这时,很多朋友又犯了一个错误:量化措施。比如: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写手,所以每周要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1年内要参加3个写作训练营。

我真想问一句:“每周1000字”这个数据,是从哪来的?是真实有效的吗?

这种未经证实的数据,特别不严谨。就好比“我要保持健康,所以我要每天吃1000粒补药”一样,荒诞可笑。

“1年学3个训练营”一说,更是扯淡,绝对中了广告的毒。

事实上,想系统学习技巧,报1个班足矣。除非你想自己做课,了解竞品,另当别论。

我们应该看到:

措施是一种构想,未经实践,效果难辨。

这时,我们需要定性地看待措施:究竟靠不靠谱?有没有可能实现?有副作用吗?

如果拿不准,可以请教一下专业人士。这样,我们可以屏蔽大部分不靠谱的措施,更加聚焦。

那,什么时候定量分析?

在措施付诸行动,取得反馈的时候。

反馈,是措施执行后的效果,是「已发生的事情」。为了接近真相,客观掌握反馈的好坏,我们需要进行量化分析。

比如,我为了积累素材,制定了一个“微习惯”:

每天雷打不动,围绕某个主题写500字片段。其中300字叙事,200字议论。

为了检验效果,我试水一周,取得了4000字的素材积累。并且,有理有据,拿来就能用,足够我写1-2篇长文了。

于是,我便认为这个微习惯是有效的,可以坚持。

“心中有数,脚下就有路。”

对措施不断尝试,校验数据,修正方向,我们会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来指导实际的工作和生活。

这种针对「反馈」的量化分析,才是有意义的。

03

定性回报,量化投入

制定计划时,必须要考虑长期的投入和回报。

你会发现,这2样都是「未发生的事」,该如何定性或量化?

谁更容易控制,就量化谁。

根据投入-回报模型,回报更难控制,它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

去年,我在朋友介绍下,报了一个英语口语课程,希望拓展一门副业。

可疫情黑天鹅,让外贸大受影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减少了,副业计划也被迫搁浅。

这时,我之前做的种种收益分析、光辉前景,统统都是笑话。

何不定性分析回报?比如,我学习某项技能,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回报,有哪些风险。

如果收益可观,风险可控,那便可以执行。

投入,相对容易控制。发现情况不对,及时抽身就OK。

所以,投入应该量化。要对每一份金钱、精力、时间的投入精打细算,发挥效用,才是明智的。

比如,我所在城市的KFC在招聘兼职,时薪20元,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吸引了很多在校大学生。

在我看来,这就是“血亏”。

对大学生来说,在图书馆自习8小时,我可以复习多少功课,获取多少灵感;在培训机构学习8小时,可以学习多少知识,考取哪些证书……

这些,都是未来求职的重要砝码。而你以160元贱卖,不是血亏是啥?

回报不可控,投入却可以。

精准控制投入,用省下来的部分,去创造新的回报。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写在最后

说到这,肯定很多朋友要问:难道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量化,错了吗?

其实并没有错。但是,“过度量化”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忽略「行动的本质」。

比如,我每年要存款10万元。

这么做,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

可有的人却选择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不仅降低生活质量,甚至为身体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这与初衷,背道而驰。

人的时间、精力和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大量投入时间精力,甚至牺牲健康,如果只为了漂亮的数据,忽略了数据背后的本质,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自欺欺人。

有些事实可以量化,但有些未解的问题,真的要定性看待。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的成长计划才能更好地落地,走出“半途而废”的怪圈,彻底告别平庸。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961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