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努力反而越焦虑

阅读引导:

1、请大家空出15分钟时间,安心的阅读本文,小伙伴反馈文章读一遍,还不能完全理解。

2、一周一篇,这个频率想告诉小伙伴,多和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尝试深度思考后获得实践智慧。

3、文内引用的书名、剧目都标识清楚,目的是想跟小伙伴对书中观点进行交流,让我们一起认知迭代。

正文开始…

恐惧是有对象的情绪,焦虑是没有对象的情绪,当你在不断的克服焦虑的同时,其实是你在不断的实现自我。

——《焦虑的意义》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

过去很多年,我常常陷入一种困境:当我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争分夺秒、不遗余力地完成。

比如,一个月后要考证,我会要求自己接下来的每天,都能从早6点学到晚10点。吃饭超过半小时,都觉得浪费时间;和朋友多聊会儿天,就自责得要命;我为什么没有再努力一点儿呢?

现在工作也一样,我总想把每个事情都做到极致,业余时间,看个奇葩说,都2倍速,而且精选里面有价值的内容,我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做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

本以为越努力得到的越多,可忙得焦头烂额,现实却是越努力越心慌;

本以为努力赚到钱,就会幸福,可是赚到钱,却更焦虑,担心不能赚持久的钱;

本以为只要长大,就可以解决一大堆问题,但是却发现越是长大,越是离我想要的生活更远;

我为什么会越努力越焦虑呢?

因为

你失控了——

01

焦虑的本质

焦虑情绪的本质,是一种对于潜在失控的恐惧。

我们内心都有对“控制感”的渴望,因为控制感意味着确定和安全感。(Shapiro,Schwartz, Astin)

当我们觉得环境与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时,便会感觉到未来对自己而言是可以预知的,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

同时,获得控制感,还会让我们觉得自我价值被肯定

所以我们很努力的、不断的对自己“提出很多要求或设立目标,并努力的去实现这些要求、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学习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比如上文的,“一个月要考证”,及“做事情要做到极致”。

但如果事情的结果,不尽人意,屡次事与愿违,就会让我们陷入“做什么事情似乎都无济于补的”无奈和绝望中。

此时就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中……

写到这里时,突然脑海中冒出这样一句话: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海上钢琴师》

于是暂停了码字,又去看了一遍这部经典之作,再次体会那该死的令人沉醉的孤独——

主人公1900为什么不肯下船?船上到底有什么?这是所有看完电影的人都想要知道的,也是引起广泛议论的。

我的理解是,下船就意味着「失控」——

1900出生在海上,成长在海上,他没有出生证明,陆地上也没人知道他,而海上弗吉尼亚号上的一切他都太过熟悉,熟悉到钢琴键盘上的划痕都一清二楚,熟悉到每次演奏前,小提琴手一字不改的开场白都铭记于心。

所以,对于1900而言,这种简单、熟悉的感觉才是他存在的理由。

在船上,他可以用有限的琴键弹出无限的乐章,他不仅有自己可以掌控的琴键,还拥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可是陆地,那座漫无边界的城市,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尽头。

我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我是看不到,你能理解吗?

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然而我并不羡慕。

——1900

这一段刻画的很深动,很直白。引得我们“岸上人”深思。

看到这我便想起之前听过一首民谣《玫瑰》,里面唱到:你总是喜欢抓不住的东西。

看不到尽头的城市,抓不住的东西,让我们拼命的努力想要抓到、获取、掌控,接踵而至的便是迷茫,慌张、失控——

可这些抓不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02

焦虑的起因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

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

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海上钢琴师》

拼命想抓住又似乎抓不住的东西是:

你对「身份的渴望」,及环境带给你的「势力倾向」,这才是焦虑的起因——

什么是「身份的渴望」?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写过一本书《身份的焦虑》。

书中说到: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自我身份在社会上难以界定的“焦虑”。

这种“身份的焦虑感”,同样发生在我身上:

2年前我转让了公司股份,在离开公司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谁?以前我可以说自己是***公司股东,那以后呢,我又如何介绍自己?

一旦失去了企业的舞台,老板的光环,谁又会在意我?

我们如此在乎他人的看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

换言之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这就是让我们焦虑的另一因素——「势力倾向」:

“势力”定义是判定哪些人和事值得尊重,那么「势利倾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会把个人价值跟社会地位之间画等号。

但是我们不会关心优于我们百倍千倍的那些人的看法,而是会把评估自己社会地位的标准建立在一个「比照群体」——那些我们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比如我们参加一场同学聚会,发现了一些老同学(再也没有任何群体比旧时的同学更堪为比照群体了)住的房子比我们大,开的车比我们豪华,工作成就各方面都优于我们,于是回到家,除了深深的感感慨之后,也许就会瞬间爆发出发愤图强的冲劲。

这是比较正能量的反馈,负能量的基本上则是嫉妒之后的远离。

有个金句:

你觉得焦虑,无非是现在的你,跟想象中的你有差距。——《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其实不是想象中的你,是你想象中的「比照群体」,而我们之所以努力,无非是想缩短和这个群体之间的差距。

人类进化至今,已经完全超越了卡路里的竞争,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看重自身的重要性、成就感及收入。

大多数人又不可能像1900一样孤立的欣赏自己的价值,只有同「比照群体」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差距的大小。

当我们拥有的比我们「比照群体」更多更好时,我们就会觉得安全;相反,我们则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达到他们的水平。

换言之我们心理有杆秤,而天平的另一端是「比照群体」,我们整天担心天平的失衡,于是不停的通过努力,在天平上添砖加瓦。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记得有一次为一个公司做商业咨询的时候,听一个企业高管告诉我:我们公司的很多员工,都是一群上进、焦虑、不满足的人。

的确,对外,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很容易让我们堕入挣扎的状态;

对内,我们自己设置的「比照群体」又时不时衡量着我们的价值;

统统这一切,让我们知道事不宜迟,知道不努力的后果,所以我们选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充实着自己。

于是就造成了:“越不满足,就越努力;越努力,就越担忧”——

那么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导致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

03

焦虑的症状「唯恐错过」

曾经的有一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

一直以来我都有记笔记的习惯,阅读时遇到新知识、新模型就补充进去,一是为消化,二是备忘整理。

可一年多前,我翻看笔记时,发现自己记的内容越来越少,我知道并非自己的阅读时间少了。

习惯于在手机和kindle上阅读后,每天阅读的总时间反而多了,但为什么笔记却越记越少了呢?

可当我打开微信的收藏夹,有道笔记,突然特别的惶恐:一年时间我收藏的、复制粘贴的内容居然有3000多条。这么多的内容,可以说重新细读的几乎没有。

粘贴即冷冻,收藏即封藏。

对错过新知识、新信息的恐慌,让我孜孜不倦地粘贴、收藏。

当时,我确实有了一种安稳的感觉,但一段时间后,面对几千个你也说不清什么时候收藏的、什么时候需要用的文件,一种焦虑和“回到原点”的感觉油然而生。

努力着的我们不想放过眼前任何“或许什么时候管用”的新机会、新信息、新知识——就是「唯恐错过」。

再比如: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这么一句话: 我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 。

因此每次淘宝双十一,或什么女人节时,我们对错过打折,错过一件新品的恐慌,使得我们疯狂囤积。

可相对应的事实是: 塞满衣服的衣柜里,很难找到一件,能在关键时候穿得出门的衣服。

到了换季的时候,面对一柜子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时候买的、什么时候要穿的衣服,一种焦虑和“回到原点”的感觉再次油然而生。

其实,囤积本就是人的一种由来已久的冲动。

除了信息和衣服,当然我们也在囤积着“努力”,它表现为“你很拼命,你爱学习”。

就好比文章开始,与我描述她心情的女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她都希望自己争分夺秒、拼尽全力地完成。她会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难得刷了会儿综艺,打了会儿游戏,她就自责的要命。

对错过进步和上升机会的恐慌,让她孜孜不倦地努力奋斗。

也许当时,她确实也有了一种安稳的感觉。

但让她痛苦的是,几年下来,她都不敢停下来休息,每当停下来时,她就会有一种感觉:会觉得自己这几年,都白干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的学习,这么努力地加班工作,但最终都会有种“回到原点,原地打转”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从0到1突破 ,不是你能通过努力,把好多个0相加得到的!

真正的改变只能发生在“认知”里:

我们买的新衣服,之所以没过两天就觉得是一件“旧”衣服。原因是,我们购买行为其实是由我们的“旧认知”—-也就是脑子里的原有的标准喜好驱使的。

不管重复多少遍,到后来你会发现,你所谓的“新欢”都不过是 旧爱”。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很努力,但几年下来感觉还在原地打转。

长期以来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以是无意义的重复,是因为我们从未改进过我们的“认知”,甚至从未反省过自己当时为什么做了那个选择。

知识的迭代和堆砌,并不代表认知的提升。

真正有效的改变,要从我们原有的认知去升级。

04

拥抱焦虑 认知升级

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觉到时代脉搏的人。

——心理学家罗洛梅

我们要拥抱焦虑,因为:

焦虑是我们认知升级的契机——

鸡汤喝完了,如何落地呢?

先来探讨我朋友的第一个问题:

“本以为越努力得到的越多,可忙得焦头烂额,现实却是越努力越心慌”;

慌,竖心旁+荒,荒是杂草丛生的土地,除了杂草什么都没有,只是荒着。

当“心”处于这种忙乱状态的时候,就是慌的,各种零乱的,不产生任何结果的念头在内心发生分歧。

——吴伯凡

如何处理这样慌乱的、乱糟糟的像迷宫一样的心境呢?从哪里开始呢?

一个故事:忒修斯战胜牛头怪

忒修斯(Theseus)受命去克里特岛上杀牛头怪。用利剑杀死牛头怪不难,但他还要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牛头怪在迷宫里, 当他杀了牛头怪之后,自己就会被困在迷 宫里永远走不出来。

忒修斯执行任务之前碰到了一个好心的姑娘阿里阿德涅(Ariadne),并且送给了他两样东西:一把利剑和一个线团。

忒修斯在进入迷宫之前,先把线系在门口的柱子上,然后带着线团和利剑才进到迷宫里,顺利地杀死了牛头怪。最后,他沿着线团,成功从迷宫里走了出来。

“迷宫”是最不缺少路径的,它给你提供了无限多的路径。而正因为它有无限多的路径,所以每一条路径都可能是一个死胡同、也可能是一个出路。

如果没有阿里阿德涅的线团,丰富的资源和可能性都会等于零。

同理处于“迷宫”之中的我们:

是否能找到「阿里阿德涅的线团」?

我们拼命的努力、拼命的学习不是为了存储,不是简单的知识囤积,而是在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快速准确地调动我们已有的「思维模型」,应对眼前的事态和处境。

关于「知识框架」与「思维模型」在下文中深度探讨过:

敏芊,公众号:敏芊的人间理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而线团,此时也可以称作是「知识框架」中的一个思维模型,一个能带我们走出“迷宫”的解决方法。

在黑格尔看来,认知升级就要用到「辩证法」——

“辩证”就是:1.提问题、质疑;2.质疑以后,你来反驳;3.反驳的过程剥离伪认知。

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提问,每一次提问,不要基于一个场景来回折腾,要找出一个更新、更细化、更真实的场景来求证。

举个例子:

我们开发产品都是基于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比如你想要开一家早餐店,你会思考:

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早餐——这个问题很简单,那:

用户为什么要买早餐?

开始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因为客户早晨起来要去上班,他饿了就要买早餐呀。

如果你这样回答的话,那你今天创业可能就有点问题了。

麦当劳的奶昔是如何发明的?

麦当劳的高管想做早餐,第1个问题是:

卖炸鸡?炸鸡能吃的饱,但饮料和冰激凌怎么办?

解决方案是,卖“很咸”的炸鸡——

但又有了第2个问题:

炸鸡虽然吃的饱,但利润低,冰激凌的利润很高,热量也够,于是就决定提高冰激凌的销量。

但同时又提出了第3个问题:

为什么越努力反而越焦虑

如果问到这,似乎在这个场景内就无解了…

此时就需要换一个更新,更细化的场景来提出问题——

用户为什么经常在开车时吃冰激凌?

我们每天上班,都急吼吼的,那么一定有在路上吃早餐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否在你卖的产品上得到满足呢?

还有没有其它用户场景未必满足呢?

为什么越努力反而越焦虑

……

于是奶昔就诞生了:

为什么越努力反而越焦虑

写在最后的话:

现今的我们需要身份的认同感,需要社会价值,因此我们不断的努力;

可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或许因长时间专注在一个点上,而忽略了面,甚至是整体,所以我们应该具备一个「阿里阿德涅的线团」,在焦虑、迷茫时,能够牵引我们走出「迷宫」。

而今天我给到的线团,思维模型是「辩证法」——

这其实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很少接受真正的提问。只是你或许还没有处在真正的有压力的环境中,再或许,你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可以提升认知。

但是我想说的是:

好的提问,是一种稀缺的生产力。

如果今天我们想在一个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那么掌握「辩证法」这个思维模型,一定让你获得强于他人的认知优势。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86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