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为何跌的这么厉害,为什么机构资金没看上航运板块

有人问,昨天市场为什么跌得比较多?

昨天是8月26日,在8月25日晚上,蚂蚁金服上交了招股书,也就是说,它很快就要在A股和H股上市了。而市场普遍预计蚂蚁金服的募资规模和流通市值都将是巨无霸。以往但凡巨无霸上市,市场都会存在这样的压力。

这种压力的逻辑是什么呢?

因为盘子大,并且足够吸引眼球,那么这种股票一旦上市,将会吸走大量的资金。在市场总资金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上市对其他公司自然就会形成负面作用。

既然人们可以看到这种预期,那么在该消息发布后,自然就会有人“先走为强”。

蚂蚁金服与以往其他巨无霸上市略有区别,比如邮储银行、京沪高铁,它们也曾是当时的巨无霸,但是蚂蚁金服是明星企业,所处行业受到高度关注,邮储银行和京沪高铁的吸引力远不及它。

所以大家可以同时看到,昨天与蚂蚁金服概念有关的公司,股价是涨得比较多的,比如:新开普、润和软件、朗新科技等。

不过大家不必过度焦虑,很显然,蚂蚁金服的上市不可能导致中国股市从此一蹶不振。这种影响通常是短暂的。而且蚂蚁金服选择的是在上海科创板上市,科创板的参与门槛是50万元人民币,所以对其他板块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

昨天有同学问,为什么机构资金没看上航运板块?这么问的原因,是昨天的文章里讲到了机构资金没好的去处。

为什么没看上航运类公司?

这个要辩证看。首先,属于航运类且今年业绩增长较大的公司,非常少。我昨天为什么要强调“大行业”?因为只有成批的上市公司,才足以接纳大量的机构资金。就像一个亿万富翁要找乐子挥霍一样,王二麻子炒菜馆能满足富豪的花钱需求吗?有钱都花不出去啊。

其次,机构在今年一季度是踏空这一板块的。来自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机构非常罕见地在这一行业大量减持股票。既然是踏空了,它就必须耐着性子低位捡回来,而不会高位抢筹。

必须注意一点,不同的上市公司,即使业绩出现同样的大涨,股价表现也是会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行业,其后续想象空间是不同的;同时还要看当时的估值,比如之前已经因为业绩预期良好而暴涨,那么当业绩公布之后,凭什么还暴涨?

如果今天大米3元一斤,你预期下周30元一斤,那么你今天一定会不惜一切大家买入,即使10元、20元一斤也愿意收购。但是如果你预期下周大米5元一斤,现在还愿意不惜一切抢购吗?

再来聊一点轻松的话题。

大家是否记得,我以前讲过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占全年总贷款比重的问题?也就是说,一年之中,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有多少比例流向了房贷。

数据显示,2019年,这一比例是54%。如果房价继续保持过去的增速,或者房价上涨速度继续领先于全社会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那么这个比例是不是还将继续升高?

这个比例的不断提高是极其危险的。就像一家人过日子,男主人每天抽一包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每天吸毒呢?当这种支出超过一家人基本生存所需时,日子还能继续吗?

房贷占比的不断上升,挤压的是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这断然是不可持续的。充分理解这个数据就足够了,你就知道作为最高决策层必须干点什么以阻止这种趋势恶化。

之前有不少同学咨询商铺投资的,今天我倒是想提醒一下“写字楼投资”。这同样是一个巨坑。

目前一线城市出现了几十年以来最高的写字楼空置率,更不要说其他中小城市了。

做投资,看新闻、分析新闻很重要。比如太平洋两岸,最近双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会不会矛盾升级?

前天的新闻也许大家都看到了,双方负责贸易谈判的人通了电话。关键是,之后双方都发了一个声明。

太平洋东边的声明说,双方讨论了太平洋西边的人为实现协议所呼吁的结构改革而采取的步骤,这些改革将确保*******。

声明还说,双方讨论了西边大幅增加对东边产品的采购,以及未来执行协议所需采取的行动。

西边的新闻是:双方就加强两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第一阶段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双方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继续推动第一阶段协议落实。

不仅要对比不同,还要揣摩双方的微妙态度。这个态度是显而易见的,恕我不能讲太直白。

不管怎样,毕竟这不是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85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