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领导面前吃的香?纵横职场的智慧,就是要“拎得清”,

身在职场,有人平步青云,也有人混得艰难。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能力,情商,机遇都是关键项。

可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

我见过不只一个上述条件都很好的年轻人,在短暂辉煌后跌入尘土。

相信大家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那些明明很优秀,命运也算眷顾,却无法前进的人。

10年的职场生涯,让我逐渐明白了他们身上的共性:

拎不清。

我们都需要拎得清那些方面,下面告诉你。

01

做决策的是谁?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集体有做决策的能力么?

答案是没有。

一个决策之所以说是集体做出的,是集体愿意共同承担的意思。

在做决策时,一定是有人主导,有人妥协,才最终形成所谓集体的意志。

真正能做出决策的,是集体里的人。

是人就有私心,就有情绪,就有立场,往往是非理性的。

自己做决策时过于依赖集体,往往是各自私心的倾轧,毫无效率,更无意义。

做出的决策没有考虑到人的变数,那一定是一步一个坎,无法执行。

没看清最后能做决策的人,哪怕做得再好,一点偏差也会前功尽弃。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就事论事。

论事把握住人,才能把握住事。

02

一切都标好了价码

受欲望驱使,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是稀缺的,都不便宜。

因为它们很贵,所以我们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叫做机会成本,那个为了得到一样东所要放弃的最大价值。

时间、亲情、尊严、爱情、自由这些都是可能要付出的东西。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就要有所选择,自己到底能放弃多少。

最怕做到一半发现负担不起,半途而废;也不能欺骗自己,认为冲下去就都能找补回来,陷入偏激。

一定找补不回来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在获得之前,先想到价码,这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负责。

03

步子小点,扯不到蛋

有能力的人,往往伴随着强烈的信心。

信心是好东西,可信心也让人偏向去追求最好的结果。

可事实上,改变重大的跨越很少,更多的是小步迭代。

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多一点,少一点的权衡,而不是一步到位。

当步子太大,边际效益就会变得极低,问题往往超过收益本身。

举个例子,如果我想减肥,要怎么办?

如果我先计算自己的基础代谢率,调整每天刚好的饮食热量,辅以运动等习惯,就认为能很快瘦下来。

那就大错特错了。

基础代谢率不是标准,饥饿感和空虚感才是。

能让饥饿感和空虚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有坚持下去的可能,才是我们减肥第一要考虑的。

不然,等待着我们的只有反弹。

04

行为不一定有目的

在职场人际交往中,总有这样的“有心人”。

他们认为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话都一定有目的。

尤其是在面对上级的时候,一句随意的话也能分析出单位的大局来。

这很明显是过犹不及了。

前面也说了,人一定不是完全理性的,有习惯,有情绪,有意外。

这样的思维模式会让自己花在太多精力在别人身上,很累。

还把自己变成一个隐谋论者,反而看不清,或者说不相信真实的情况。

行为可能没有目的,但一定有原因。

当工作得不到配合,不见得是故意。

可能是难处没解决,顾虑没打消,条件不清楚。

能想到这些原因,才是我们能够料定先机,游刃有余的关键。

而不是一顿分析猛如虎,一看战绩0-5。

05

互利比“公平”更重要

人们在职场中最大的诉求就是等价互换。

价值是否相等又要如何评定呢?是比较出来的吗?

因为人与人资源占有不同,造成了彼此需求上是有差异的,这份差异才是互利的基础。

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大家的评价标准都一样。那就不存在交换,更不存在互利。

正是这种等价是主观的,才有互利的存在。

一起做一件事,有人得到实惠,有人得到业绩,有人得到了机会,这很正常。

但往往是:

得到实惠的人总认为业绩亏了.

得到业绩的人认为该得到机会.

得到机会的人又觉得不如来点实在的。

这样心态逐渐就会失衡,怎么都认为不公平。

其实没必要管别人得到了什么,要多看看自己得到了什么。

自己得到的,又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如果真的收获不抵付出,就要权衡利弊,果断做出选择,而不是通过各方比较,得出自己亏了的结论。

06

万能,往往等于没路走

随着现代化进程,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的联系才越来越密切。

这是历史趋势,每一个小领域的学问越来越深,与其他领域的分离度越来越大。

这样的趋势体现在职场上。

如果你什么都能干,那就是一块砖,哪有需要往哪搬。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一定会削减在某一领域专精的机会。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是「不可替代性」。

无法专精就没有不可替代性,对发展不利。

即便有人的能力真的很强,确实做到了多方面的优秀,也要有选择性的放手。

如果你都能做,别人不被需要,干嘛还要与你协作呢?

而我们有今天的美好生活,靠的就是协作呀。

07

竞争,切忌用力过猛

职场中,竞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有这么一句话:

同事就是同事,不要妄想把同事当作朋友。

当然这话太绝对,但道出了职场的特性。

在竞争的过程中,除了个人的努力,还要面对人为的阻力。

我有一个同事小张,能力优秀,人缘也好,是公司的风云人物。

有一次提拔的机会,他主动向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他相信他的努力会被人看到,同事们也认为他的升职是板上钉钉。

结果那个职位却给了另一个不起眼的人。

究其原因,是小张过于明显和强势的表现给自己挖了坑。

为了尽快完成工作说了一些越界的话,虽然工作完成了,但这些话却一字不差的传到了老板那里。

其实这些话平时大家都会说,却在这个节点成了他的绊脚石。

最后获利的,往往是那些“闷声发大财”的人。

写在最后

“拎得清”的人是怎样的?

敢于独自做决策,敢于做取舍。

不多想,不乱想,但敢想。

不贪心,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摆的正自己的位置,不去激发他人的恶意。

这不只是在职场上,在哪里其实都适用。

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迷雾一般。

“拎得清”不一定可以让你走向宽阔的大路,但一定不会让你深陷泥潭。

这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

在漫长的人生中,这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800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