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思维误区,让你裹足不前

疫情之后,斜杠、副业,这些前两年兴起的热词,最近又火了,尤其在 三十而已 播出之后,很多话题又成了热门:

既然很多工作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还有什么意义?

已触及职业天花板,是否开始从事副业或做一个斜杠青年?

作为一个死守体制内的职员,我是否还有机会,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

不断有朋友跟我说:这次疫情,给我带来最大的成长,就是对不确定性的认知——

可我想说的是,虽然疫情中失业、转行,疫情后减薪、跳槽,但很多锅也不都甩给疫情,毕竟有些行业的确是被时代发展的车轮碾压了,而有些岗位则是被人工智能替代了。

总之,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模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化和消失。

而新的职业、行业又层出不穷的出来,这不,网红,微商已经被国家正经职业认证:

《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指出:

进一步降低个体经营者线上创业就业成本,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因此,对我们来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行业,新机会,似乎仅有planB、planC已经不够了。

是否具备快速了解、适应、进入一个行业的能力,是否能在短期内给自己加上几根「斜杠」,即我们是否具备「斜杠力」,才是当下要思考的问题。

而许多朋友之所以来找我,咨询我,估计在他们眼里,我的标签就是「斜杠」——

从国企兼职做销售到跳槽新零售公司爬上营销总监,创业开过实体店,玩过共享模式,同时还做着股票、基金、保险,这不,还在自媒体写作……。

好吧,我嘚瑟了,但作为一个活下来的、而非牛逼的老斜杠来说,非常能体会当第一次「开杠、从事副业」时的心态:

纠结、担心、怕这怕那的不敢冒进,真的开始做选择了,又不知所措,患得患失……。

其实,探究这些心态的根源,基本归纳:

『恐惧』来自于对「新领域」的未知;

『不敢冒进』来自于对「完美主义」的迷恋;

『患得患失』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难以把握;

那么今天我们就逐一讨论,如何跳出这些思维误区——

01

对于拥有『斜杠力』的人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算做一个赌徒,区别只是赌性的大小而已。

怎么说?

我们不可能在学会游泳之后,才下水——

就比如,我有个朋友工作之余,一直学习心理学,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文笔也不错,于是她很想「斜杠一把」从事自媒体写作,实现自媒体变现。

于是她来咨询我该怎么做?

我告诉她,可以先找几个跟心理学有关的自媒体大V,学习他们的公众号,找一些标题,尝试一下是否能输出自己的观点、价值主张,并提供案例支撑,从而呈现一篇文章。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遇到什么困难吗?

她却跟我说:我不行,我做不到。

再问其原因:她认为她的知识储备不够,她需要更多的输入,如果要做这件事,

必须要等到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有更好的提升;

必须要等到她积累足够多的个案咨询经验;

必须要有更多的人际互动和探讨;

才能开始——

可我想说的是,这个时代,要干成一件事,已经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是“只有东风,其他也许什么都没有”。

如果连一个开始的勇气都没有,那就真没你什么事了!

而开始的第一步,是先要下水,可能你会被呛着,喝几口水,可能你会失败很多次,但起码你知道了水的温度、深浅,关键是你获得了「感知」——

用哲学家的话说,你要先把自己抛入到一个场景中,近距离的跟这个领域接触,赤膊格斗,短兵相接,才能获取更多的数据和反馈,这才是做准备的有效方法。

举个栗子:

动物世界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狮子就是通过「佯攻策略」提高「捕杀成功率」,而它的进攻成功率只有不到1/7.

为什么狮子这么凶猛,只有1/7的成功率呢?

因为那6次,狮子根本就没想成功,只是想通过攻击来观察这一群猎物里哪些跑得慢、哪些容易出错、哪些容易落单。

通过这样多次的「佯攻」,才能近距离的接触猎物,了解猎物,在最后一次真正的攻击中,清晰明确目标,一击即中。

狮子的这一系列动作,有个与之相关的说法——

明朝的时候,有人重新定义了「格物致知」,把「格物」的「格」定义为「格斗」的「格」,而「格物致知」的「格物」就是与物格斗、与物博弈、与物互动。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我们想了解一个新的领域时,先要把自己抛入到这个未知的领域中,通过「格物」,近距离的接触、互动、博弈,并不断的产生冲突,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认知他人。

当初做「敏芊」这个公众号时,写的是「营销」,营销是我的技能,但写作并不是我的强项,而且策划一个营销案跟把它写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给出方案去执行,就好了。而后者,不仅要写出案例的现实场景、具体供求关系,还要写出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方案、如何实施、有什么成效等等。

也就是说,不仅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一篇公号文章 实体店经营三部曲之人气 ,我写了十遍,开始的时候,怎么写都不满意,后来选择了「对话体」才终于完工。

现在回头看看,冗余的部分很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先下水了,不是吗?

下水了,你才会碰到很多以前根本想不到的问题:首先是没人看,那么要解决如何传播?接着,有人看了,但收藏是转发的3倍,说白了,几乎没几个人转发。

后来有个粉丝给我留言,我才明白,太干了。(好吧,恳请朋友们多多转发,多谢多谢!)

如果不先干起来,是获取不了这些反馈和信息的,不马上进入到公众号这个领域,我也不会结识很多自媒体的朋友,不拿出一篇又一篇文章,也获取不了同行们的指导和经验。

乔布斯说,做事的人和做梦的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马上开始行动,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怕丢脸、怕失败。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你和世界上最厉害的那些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手上最大的一张牌,都是你自己。

换句话说,先不要想什么“丢人、失败,万一……”,也不要想什么“待我学成归来……”。

而是先想着培养自己进入一个领域的胆量、赌性,再赚取对未知领域的「反馈、认知」——

02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天疲劳应对很多的工作,压力很大,但却毫无干劲和活力,仅仅是为了「应付而应付」。

但是稍有空闲,脑海中便会闪过一些想法:可能是一个问题、一个任务又或是一些难以介怀的事情。

它们却时常让你兴奋,时常又让你对未来有某些憧憬,它们总在你不经意时闯入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可当你下决心要去实施这些想法、任务时,又开始犹豫、徘徊;一会觉得现在这样也蛮好,一会又告诉自己,也许那样做会有更好的结果。

比如:

工作不顺心,很想跳槽去更有前景的领域,但现在的收入却还不错;

在家带了两年宝宝,应该找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会不会影响宝宝的成长;

在一线城市奋斗了6年了,也没折腾出个人样,同学在家乡做抖音直播都买了房;

过去十年在传统企业,感觉没有前途,想从事一些其他行业,但体制内至少旱涝保收;

当我们要为未来做选择时,总会有一个习惯,过分的关注过去的损失和代价,这也是我在 合法利用人性赚钱 中写到的「损失规避效应」:

人们在情绪上对待「得和失」的认知是不对称的,在需要进行得失判断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根据参照物而进行判断,却本能地惧怕失去、惧怕冒险。

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决策的依据,会因为「损失规避」的影响:总是看到失去的一面,并且放大,从而很难尝试一个新的领域——

换言之,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很难做到跟往事干杯——

我为了发展,放弃其他机会、家庭,来到了大城市,这里的机会理应是属于我的,所以我不愿意「失去」它们。

我进了这家公司,勤勤恳恳做了十年,一直得不到升迁,但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我不愿意「失去」可能的升迁机会。

我已经奋斗到这个份上了,收入也不错,虽然触及天花板了,但如果我离开了,这一切都归零了。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不仅严重占用了我们的认知资源,而且会一直停留在大脑中,哪怕在做其他事情时,这部分资源也无法释放。

它不仅让我们产生压力、焦虑和沮丧感,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决策质量降低。

说白了,『患得患失』本质上还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难以把握,从而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更好的东西。

那么如何解决呢?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比如说看电影,付钱进场后发现电影不好看,你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不好看,但忍着看完

第二,退场去干别的事情

你会如何选择呢?

其实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忍着看完,同时又不停抱怨,“这个烂片,真的是浪费时间……”

但你有没有想过,既然「电影票」的成本已经沉没了,不可回收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关注呢?

不妨试着这样假设:如果这张票是免费的,我看还是不看呢?

那当然应该退场,还能省出时间干点儿别的更有意义的事,从而降低未来的机会成本。

而硬撑着看,不仅影响情绪,还浪费时间。

那么回到上面的场景也同样这样思考:

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我「已付出」的东西不重要,在输得起的时候快速试错,利用上文所说「格物」「佯攻」,积极探索;

拥抱不确定性:

客观的评估自己,我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自己能让它实现?从而运用 转行/跳槽全指南 中的「大胆假设,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法,进行验证;

纳入机会成本去思考:如果我不这样做,我还有什么替代的选项?它们又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当你开始用理性去分析和判断时,你就脱离了「患得患失」的情绪,哪怕结果未必准确,也已经成功地找回了对大脑、对事物的掌控权——

03

很多时候,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跌入了「完美主义」的思维陷阱——

正如 本想深耕一个行业,却面临中年职业的再选择 中所说:我们的内心总有一种声音:“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能力和愿意付出的人,面对很多事情,很清楚地知道怎么做。

但是追求「最完美」「不出错」却让我们在一个地方过久的思考和掂量,以至于步履艰难。

此时,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外界的种种困难,而是我们自己——

这种「完美主义」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小,因为我们具备某种天赋潜能,或有一定的能力,很容易就被外界(老师、家长、同学)认可,并钉上了某种标签:聪明、好奇心、拥有学习力,很有悟性……等等。

伴随着成长,这些标签逐渐在我们的思维中被「固化」,于是为了维护这些认可,我们怕出错,怕做不成,怕没有成效,小心翼翼,不经过深思熟虑,没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就不敢轻举妄动。

长而久之,这种思维惯性,使我们在很多机会面前止步,还时常抱怨人生被卡住了,其实大部分原因是作茧自缚。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完美主义」的思维陷阱呢?

答案是将「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由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提出。她说,具备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他们接受挑战,敢于跳出舒适区;

「固定性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决定了,不会变化,而别人的评价就是最好的结论,所以他们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的乐趣,而是『我要获得正面的评价』。

具备「成长性思维」的人,不怕犯错,他们认为经历的每一次失败和犯错,都是对自己神经细胞突触的强化和巩固,面对挑战,他们只是觉得又解锁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已。

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每次接触的新东西,哪怕失败了,也是在涨经验值。

因此,对于『完美型』的人来说,要具备成长性思维,只有迈出第一步,你才能和未来有一个链接,而这第一步就是:

涉足新的领域时,都先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然后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尝试这个新领域?

2)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

3)它能给我带来什么?

4)如果我失败了,它对未来有什么影响?

5)哪些因素属于「关注圈」—别人对我的影响?

6)哪些因素属于「影响圈」—我对别人的影响?

当你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完美型的人来说「怎么干」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你不再只关注『正确的结果』时,就不会把每种路线都尝试一遍,非要找出个「最优解」来折磨自己了——

当你敢于犯『正确的错误』时,也就不再介意别人说什么了,更不会一个人闷头想、憋大招……来难为自己了——

这样一来,卡住我们人生的束缚就被解开了,就能向扎克伯克创业初期一样: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

写在最后:

你首先要有一个种子(斜杠/副业、从事新领域的想法)这就是大胆假设。

如果没法确认种子一定能发芽,先进行「育苗实验」这就是mvp最小可行性单元测试,小步快跑。

然后看看哪些种子真能发芽,这就是格物、佯攻。

从而获得了对这个领域的感知、认知,再进行决策——

什么是靠谱?

靠谱就是“凡是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靠谱就是把一件事完成,形成一个闭环:

行动-感知-认知-决策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63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