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藏着很多看不到的秘密

PS:今天,湖北公布了高考时间,与全国同步。自此,全国高考时间已经尘埃落定。根据目前情况综合分析,两会召开时间将在本月底宣布。

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篮子经济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是:一季度GDP下跌6.8%,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

如果你现在打开国家统计局的官网,甚至在首页标题中都找不到这个GDP数据。这就是“正确引导”。说实话,这数据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确实不太重要,人们仅从该数据中得不到太多启示。

还好大家看不了海外媒体的报道,否则更会茫然,因为说什么的都有。在解读数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上周五的股市。

上周五的股市没跌,反而是大涨的。出利好政策了吗?基本没有。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宣布了在4月26-29日召开人大常委会。两会什么时候开,就是由这个会议决定的。还有就是当天的政治局会议罕见地直接提到“降准降息”。意思是还要降。

按照正常程序,4月29日下午应该会宣布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再考虑四川和云南目前还未开会,所以两会最早要到5月20日前后才能召开了。说实话,再晚也晚不到哪去了,7月初都要高考了。

如果你认真学习了之前的文章,那么至少从技术上就不会对上周五的上涨感到惊讶,因为当天新加坡A50指数期货一直是大涨的,比A股涨得更多。

GDP大跌6.8%,并且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为什么股市大涨呢?

这就是今天要细讲的内容之一: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从数据分析看,后面GDP不是L型态势,而会是V型态势。前提是全球疫情不比目前更糟糕,不会因此出现暴乱、骚动或更严重情况。

所谓L型,就是现在跌下去之后,一直维持在目前水平,不再明显恢复或继续下滑;所谓V型,就是虽然现在跌得很猛,但是后面马上会出现上升。

亮点一:3月份工业增加值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同比降1.1%。1-3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8.4%,比1-2月份回升5.1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32.1%;

所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经营规模达到一定量级的工业企业,比较大。比如你开了一个五金加工作坊,一年大概有200万元的业务,而且你也不纳税,那就不属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上面那组数据的意思是说,虽然一季度工业生产遭殃,但是3月份的回升态势非常明显,如果只看3月份的话,基本和去年3月份差不多,只比去年3月跌了1.1%。

我们都知道,一季度数据差的最主要原因是2月份,全国人民都在坐月子;其次是一月份,因为临近过年。所以一季度数据难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难看的数据中我们应该看到亮点:通过政府的各种刺激政策,3月份把疫情的不利影响基本都化解了,单看3月份的话,我们的工业生产基本回到了去年同期水平。这个回升速度是非常快的。

亮点二:部分行业生产或销售同比增长。但要注意,同比增长并不意味着业绩一定增长,比如钢铁业,统计数据计算的是工业增加值,它并不直接代表销售额。

1、3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而1-3月,该行业同比减少6.8%。所谓增加值,就是用货币衡量的工业生产成果。

举个例子:老王开了个玩具厂,一季度原料花了1000万元,人工等开支300万元,生产出来的东西将以2000万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那么这个厂的工业增加值就是7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增加值的统计涵盖了已经生产出来的全部成果,不管你是否已经卖出去,积压在车间里的也算。

所以这个数据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是粗略而不精确的。比如老王的玩具厂,如果连续几个月产品积压,他还会大力生产吗?只要放缓生产,那么下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就降下来了。

与此同时,价格也是动态变化中的。所以相对应的,工业增加值就不可能做到精确。

3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变化,说明3月份该行业急速恢复。1-3月是同比去年减少6.8%,但是3月当月却是同比去年增加的,说明1月和2月的数据下滑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下,3月份还能比去年增长,足见恢复速度之快。

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同比增长0.5%,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4.1%。

黑色金属是指钢、铁等材料。冶炼,是将铁矿石熔炼成生铁,或将生铁熔炼成铸铁或钢。压延加工,就是指锻压工艺下的再加工。简单讲,上面这组数据指的就是钢铁行业。

考虑到全球经济陷入下滑,导致对钢铁业的需求会下降。比如汽车制造就需要钢铁,但是目前全球除中国外,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停产了。所以这组数据在二季度能基本保持就不错了,再次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

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月份同比增长9.9%,一季度同比下滑2.8%。与其他细分行业比起来,这一行业在3月份的大幅上升值得我们尤其关注。这体现的完全就是正常年份的一个情况,就像没发生过疫情一样。

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细分到这一层级,所以具体是计算机还是通信或者是其他电子设备出现大幅增长,还需要我们结合上市公司财报作分析。

注意,这组数据指的是“制造业”。所以综合社会发展实际,这组数据反映的主要应该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大幅回升,也就是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3月份产量大幅上升,这与今年加大布局5G基站不无关系。这个数据的上升,绝对不是指手机制造行业上升,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今年手机需求量是明显萎缩的。

1、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一季度同比增长12.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19.2%。这是所有细分品类中增加最为明显,且完全没有受疫情负面影响的。

饮料类稍微差一点,一季度同比增长4.1%,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6.3%。

前不久有一些机构在谈白酒股,并且认为白酒销量并未受到疫情影响。此次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烟酒销售额下降14%,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9.4%。

当然,数据并未把烟和酒的销售额分开公布。如果酒的销售额没有降低,与去年保持不变,那么意味着烟的销售额在一季度同比下降更多,可能是百分之二三十;如果一季度酒的销售额同比上升了,那意味着烟的销售额同比下降更为猛烈。真要是这样,戒烟可能就不再是问题了。

所以总体看,白酒企业在一季度的销售额不太可能是上升的,烟酒不分家,两者应该是都下滑的。

5、中西药品销售额并未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一季度同比增长2.9%,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8%。

因为整体经济情况较为糟糕,所以亮点并不多。值得警惕的信号也不少,以下这些尤其明显:

1、一季度汽车生产量同比下降44.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43%。首先,它说明3月份基本没有改观,与前2个月的总体情况差不多,所以同比降幅也差不多;其次它还说明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汽车行业消费需求堪忧。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2月份汽车行业基本是停产的,那么就相当于2月份同比下降100%。而1月份同比差不多是持平的,3月份已知是同比下降43%,所以才有了1季度同比下降44.6%。问题是:3月份为什么没有恢复正常的产能?这当然是由市场需求量决定的,否则生产多了就要积压。

汽车销量本来就从2018年开始呈现滑坡,不再增长,而是持续下降。疫情之后,这种销量的下降更快了。

所以必须警惕这样一个现象:因为新能源汽车概念,导致与汽车相关的上下游行业股价普涨。但实际上,这些上下游行业都是只为新能源汽车服务的吗?如果不是,那么现实是汽车业整体的加速滑坡将导致上下游产业业绩更加堪忧。比如零部件,比如汽车销售行业。

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一季度同比下降29.9%,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9.7%。记得前几天有同学还专门问到家电类上市公司的问题,这组数据已经清晰地表明: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家电销售丝毫没有恢复。

这组数据可以帮我们理解这样一个问题:1、2月数据惨淡,主要是2月份把数据拉低了,比如家电,说明1、2月加起来同比去年下降了30%左右,但是3月份却维持了1、2月的平均值,拉低后起不来了。

家电和家具的数据往往是相伴相随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家具销售额同比下降29.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2.7%。

这2个数据不仅反映了2大行业,大家由此就可以知道现在红星美凯龙之类的大卖场生意如何,由此就可以知道现在灯饰、装修类公司生意如何。

绝大多数细分行业都是下降的,具体没必要一一赘述,只不过以上2大行业下降十分严重,所以单独列出来。

以上这些数据如何具体应用,后面我再举例来讲。

上面讲的都是生产和销售,归根到底都是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消费和投资。那么另2驾马车是什么情况呢?

先讲出口数据。之前我们讲过,在面临数据不太理想的时候,一般统计部门就会找有利的一面进行解读。比如进出口数据,就是俗称的外贸,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8%。

但细分看,信息量更大一些。一季度出口额下降11.4%,其中3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3.5%。也就是说,进出口总额中让数据更好看的是进口额。数据显示,一季度进口额同比下降0.7%,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2.4%。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3月份出口额同比下滑幅度缩小到了3.5%,但是3月份也是中国加大出口医疗物资的起点,因为国外疫情爆发了。所以这种改善是无法持续的。

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从根本上来说,出口的改善有赖于国外疫情的转折,但是目前美国、西班牙等都宣布了分阶段复工复产,这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贸易环境改善。不过从更长时间看,他们这么做一旦使疫情加重,则后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会更大。新加坡疫情的加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所以短期内出口数据有可能会得到小幅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无法形成持续的趋势,无法持续改善或者增长。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38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