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或在年底降到零,中低收入者面临巨大风险…

今天谈一下宏观经济趋势,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了解宏观经济趋势的意义,在于提前谋划应对之策。

比如内蒙的一位同学,他是搞旅游业的,昨天留言问我是否应该改行。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对经济形势的预判,我在春节后就明确回答过这个问题,当时就建议旅游业者改行。

只记得当时问同样问题的也是内蒙的一位旅游业者,如果不是他,那就是昨天留言里另一位在内蒙做酒店业的。

我们先来谈物价。

昨天谈过房价了,今天不再谈了。我不建议现在投资房产,如果你一定要投,那么必须注意:投资房产的本质,就是投资城市的未来。可惜多数咨询的人,看中的都是小县城或者小城市,这是有很大风险的。不要只盯着开发商叫卖的价格,二手房的市场价才能反映真正的市场冷暖。在很多小地方,二手房根本没什么成交量,那么你得想好,谁当你的接盘侠。

今年物价的下跌风险远远大于上涨风险。要是真能涨倒好了。

为什么这么讲?我简单作一个对比,大家就能明白了。大家不要光记得去年猪肉价格猛涨,猛涨的原因是什么?新闻上说的是非洲猪瘟,这当然是重要原因。可中国是怎么出现非洲猪瘟的?

应该有人记得,那是因为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不再进口美国的猪,转而从俄罗斯进口。好巧不巧,从北边进口的猪里边,就有得了那病的。

菜场里猪肉一涨,别的价格能不跟风吗?

如果你去查一下数据就会发现,实际上在2019年1月,我们的CPI增速才1.7%,是过去几十年最低的时期。

在新冠肺炎爆发前的今年1月,CPI增速是5.4%。疫情爆发后,由于经济活动停滞,市场需求锐减,CPI也跟着下来了。

大家还记得不,去年夏天,为了缓解猪肉供应不足的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贷款到土地,从补贴到环保,一路绿灯,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赶紧养猪、大力养猪。

那么到今年夏天,政策带来的供应量上升是否就应该明显显效了?但是需求的恢复还比较缓慢。这是其一。

其二,今年的经济有没有可能恢复到去年1月的水平?完全没可能。

既然今年的经济无法回到去年1月的水平,那么今年的CPI数据是否面临比去年更严重的下跌风险?2019年和2018年就已经持续出现了这种风险。

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除货币崩溃的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物价都在下滑,而同时他们都在印钱。印钱当然会导致涨价,但不是现在,至少要等经济止跌企稳之后。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今年我们的CPI同比增速甚至会在年底趋近于0.那将是1990年以来不曾出现过的事情。

那将意味着更多的企业无法生存下去,因为在物价下跌的过程中,备原材料就意味着亏损,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立马卖掉就意味着亏损。

如果2021年CPI跌到负,那么局面将更加无法直视。这个可能性取决于海外疫情的控制速度。

所以,政协常委、前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提出了一个想法:要求企业可以降薪,但不要裁员。他为什么这么提?站在两会的角度,这是对后续形势的估计和应对。

如果再讲直白一些,大家要做好更糟糕的准备,尤其是非生活必须行业,且企业效益本来就不好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CPI增速下降,甚至归零,不等于所有商品价格都下降。这就像股市一样,大盘跌的时候,也不是所有股票都跌;或者像楼市一样,从来都不可能全国所有地方房价保持同一个动作。

比如养鸡业,现在已经是最糟糕的时候了,年底会比现在好一些。原因在于,养鸡业在去年并没有得到鼓励性刺激,今年上半年的形势会导致供需平衡点被打破。

如果CPI的走势确实如上面所述,那么就会带来另一个结果:央行直接降低存款利率的空间完全打开,可以毫无顾虑。与此同时,降息的迫切性也将不断上升。到那时,政府的主要目标不再是控制猪价、稳定物价,而是想方设法刺激物价上涨。

以前讲过,CPI的理想增速大概是在3%左右。太低和太高,都不是好事。

从央行可以使用的工具看,下一阶段也只能侧重于此,因为在存款利率未降的条件下,贷款利率不是可以无限降低的。此外,降准的空间也已经越来越小了。降准本身也无法直接刺激老百姓加大消费。

实际上这是3组工具的不同选择,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一个而已。之前因为猪肉价格原因,一直没敢用降存款利息这一工具。

所以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物价的变化方向,当你持续3个月看到CPI不跌了、转而开始上涨了,那就是最好的加大力度进行投资的时机。

因为在目前态势下CPI一旦再次形成上涨趋势,那么经济就会有2种结果:要么稳定住了,要么开始回升了。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会带来各种资产价格的普遍上涨。注意这个应用是有前提的:在目前态势下。不是任何年份都可以推导出同样的结论。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目前海外的情况。

先看疫情,简单讲就是:美国新增确诊数量在回落,印度新增确诊情况越来越严重,俄罗斯和巴西疫情仍在快速发展。非洲的问题可能还没被揭开。

有研究机构作了一个评估,目前海外经济活跃度与去年相比,同比下降60%。

日本本周起解除国家紧急状态,西班牙将从6月8日起恢复足球联赛,7月起接待外国游客。

目前中日韩是全世界情况最好的地区,没有之一。根据规划,中日韩将在今年年底前签订中日韩自贸协定,这对黄海、渤海沿海地区上市公司是利好。

但是,日本的安倍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本周公开在新冠肺炎的来源问题上,站到美国的川普那边。大家应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这将给中日韩自贸协定再次带来变数。

海外疫情虽然至今没有出现转折信号,但是欧洲的解封措施正在不断扩大。比如英国,6月1日起开放酒吧,德国准备从6月15日开始解除国民前往31个欧洲国家的旅行警告,也就是允许了。

综合看,6月和7月,随着海外防控措施的进一步放松,中国的外贸将得到暂时性改善。但这种改善的力度可能非常有限,因为还有大量国家疫情正在不断上升中而无法解除封锁。

此外,这种放松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因为按照中国对疫情的认知,这种放松只会加剧疫情的再次传播扩散,那么到后面又得不得不收紧。

海外管控的暂时性放松,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须品和服务业,对工业的利好影响非常有限。比如粗钢,美国的产量已经下降了38%,现在即使逐步复工,需求量暂时不太可能立即回升。不同行业的传导速度是不同的。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粗钢产量创下历史次高水平,产能严重过剩。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疫情,将成为欧盟分裂的导火索。欧盟本来就危机重重,这次疫情将使内部矛盾更加难以调和。比如在围绕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问题上,德国与欧洲央行的分歧十分严重,而少了德国的参与,欧洲央行就相当于断了一条胳膊。

如果谁现在手里囤着欧元,可能并不是明智之选。

与中国进口农产品关系密切的阿根廷和巴西,目前的情况也有失控之势。比如阿根廷,其主权债务已经多次违约,最近又违约了。直白讲,就是阿根廷以国家名义欠海外的美元,现在无力偿还。

而巴西人更倒霉,在疫情之初,巴西总统极力与科学唱反调,反对封控。现在巴西的疫情已经升至全球第二。

巴西是全球主要产糖国;阿根廷和巴西还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去年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后,主要就是从巴西和阿根廷获得的替代。这些农产品,未来将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要学会经常空仓,要放弃长线思维,要在确定性很高的时候集中子弹。

在别人失业的时候,在别人降薪的时候,如果你能牢牢抓住饭碗,如果你能轻松赚20%、赚50%,那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手中有外财,心中自不慌。饭碗的事,在大环境面前,其实根本不是你能左右的。不要想着改变形势,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还是多想想如何应对吧。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38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