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生存手册,只要少说话尴尬都是别人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我的姑父是个怪咖。

他大部分时间很沉默,每逢过年过节合家团聚的日子里,他总是一群人中说话最少的,表情也不多,独自一人坐在角落吸着呛死人的旱烟。

接近傍晚的时候,门外不停有亲友赶回来,一进门就与他热情打招呼,他只是嘴角微微上扬,给予对方一个友善的直视。

小时候的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与其他长辈不一样,对小辈从不过分热情。每回见到他,我会不耐其烦的叫他,试图一直叫他,叫到他回应我为止。结果每次都无果。他只会微微一笑,继续抽着他的旱烟,不但不给任何回应,连嘴都舍不得离烟。

每年都差不多,不一会儿我与小老表们玩得热火朝天,完全融入农村年夜饭前喧闹的环境,姑父才开始缓慢放下手中的旱烟,走过来和我搭话,对话的内容也无非是“这里好玩吗?”“一会吃饭要多吃点,有啥啥啥好吃的”云云。

我一度很纳闷,这姑父是不是后知后觉,这反射弧也太长了吧。那时一脸懵懂的我还专门问了我妈,姑父为啥总是慢半拍的样子。别人与他打招呼他为什么需要老半天才反应过来。我母亲说他性格就是这样,对每个人都一样,他眼里对人微笑就是在回应你了。

长大以后我终于找到一个很适合形容姑父的词——慢热。

一开始我认同长辈说的,他这种慢热与性格内敛有关。再说了,我们父母那一辈人的婚姻,其中一方如果是这种慢热的性格,一般另一方就是那种极其热情健谈的自来熟性格。

或许他们那一代人的普遍认同婚姻需要性格互补这一说法。你看,我姑姑的交际能力就明显比姑父高一个阶梯,对谁都是自来熟得很。

但后来我逐渐长大,偶然发现姑父的慢热并不一定是性格使然,也有后天环境的造就,姑父也有健谈的时候,往往这种时候都在饭桌上,几杯白酒下肚,话多得让你产生立刻逃离饭桌的念头。据说年轻时他是不喝酒的,年纪大了才开始热衷小酌,中年男人之间的交情一般都从几杯酒下肚后开始。

当然小时候的我是看不到他酒桌上健谈的一面的,每回团圆饭吃完没多久我都酣然入睡了。倒是长大了,有幸能与大人同桌吃饭,才得以一见。

再后来,我也开始步入中年,对姑父这种慢热与沉默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其实啊,这完全是一种智慧啊。

尤其在重要节假日里,需要与三大姑六大婆见面时,如果合理利用这种沉默,完全可以减少很多没有必要的交谈啊。

这里指的是那些你提前预感到,要面对的人要和你谈论你不想谈论的话题时,微笑+沉默就是最好的防身武器。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你不觉得尴尬,尴尬都是别人。

而且,经常运用,日子久了会形成一种集体默契。像上了闹钟一样,到了你这个环节大家都自觉跳过。多好!

况且,这一方法对女性长辈格外受用,日常居家使用也很可。

我还年轻时,不太懂得沉默是金的力量。一腔热血热衷辩论,特别是在我和我妈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和我妈妈爆发嘴仗,远香近臭这种设定重来没有在我身上消失过。

如果说作为独生子女,我人生中少有的几次渴望有兄弟姐妹的时刻,应该都是在与我妈爆发嘴仗过后。试想看,如果有兄弟姐妹,哪怕十有九次需孤军奋战,舌战群雄,总有那么一次可以有协同作战的机会吧。

随着自己有了小家庭,加上我也开始养娃后,体力是肉眼可见的进入衰退期,身心乏力成了家常便饭,逐渐丧失和我妈为了芝麻绿豆小事争长短的斗志,取而代之的都是沉默以对。

反正胜负已定,结果都是她赢,我永远说不过她,还不如留口真气多喘几下呢。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少说话这种事在几年前,我还当做是不近人情,甚至是冷漠的表现。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却深得我心,视如珍宝。

言多必失,中年人想过好清静的小日子还是少说几句吧。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36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