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畏惧情绪,如何克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从童年就开始了。害怕,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

只不过,很多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一些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成熟而不再害怕,一些是随着经验增长、逻辑思维发展而不再害怕。

儿童因为身心发育不成熟,都有普遍害怕某些事物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与他的身心发展阶段相应的规律。

比如从2岁到5岁,儿童会从比较害怕具体的东西,比如噪声,陌生人或陌生物体,突然的移动或坠落等等,逐渐转变为抽象的、想象中的东西,比如黑暗、想象中的怪物、水火带来的灾难、过马路、高空等等有潜在危险情景的威胁。

后一种害怕是随着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起来的,说明他能够开始预见潜在的风险。

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心理学家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如何逐步克服人对于某些事物的恐惧。

比如班杜拉曾经研究榜样的作用,如何帮助儿童克服恐惧。让示范者与狗亲密的玩,分别展现给两组儿童;另外两组则看不到这一示范。经过一天和一个月后,再次测试这些儿童,发现有榜样示范的两组儿童不害怕狗的影响力比较持久,甚至这两组中有不少儿童能够和狗玩在一起。

另一种克服的实验,是通过在儿童吃饭时,让他害怕的事物(一只兔子)同时摆在房间里,每次都离孩子近一点,最终到末期,让孩子克服了对兔子的恐惧。

这个实验的要点在于,利用吃饭这一积极愉快的行动与兔子这一引起害怕情绪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后,用积极情绪对抗害怕情绪,最终获得胜利。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许多害怕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重新学习来克服。

如果孩子有害怕的情绪,则可以注重为孩子寻找可以做榜样的伙伴,根据孩子的特点,寻找有相应优点的孩子作伴,在互动中潜移默化的帮孩子改掉害怕情绪。

父母也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对原本不害怕的事情产生畏惧情绪。比如当孩子登高、玩水、玩狗时,父母不要大惊小孩,甚至突然发出尖叫声,这会让孩子的恐惧与高、水、狗联系起来,反而形成了害怕这些事物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529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