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固定型思维,会重击孩子的人格成长

今天阅读的重点在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儿童从生下来,什么时候有了“我”的意识,什么时候开始理解他人,开始理解他人的思想,乃至他人的欲望、动机,乃至社会群体的意识?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儿童从“无我”到有“我”到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融入社会的大过程。

孩子从出生下来,一开始是没有“我”的意识的,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这一感觉的来源,一方面是从子宫那种“物我合一”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孩子大脑尚未发育成熟。

心理学家阿姆斯特丹用一个“点红实验”,来研究婴儿到底什么时候有了自我的意识。他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在孩子鼻头上点一个红点,然后观察孩子照镜子时的反应。

如果孩子发现了红点,试图抹去,那么意味着他有了“我”的意识,能够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外物;反之则没有。

研究结果显示,一般到2岁左右,孩子能够明确意识到鼻子上的红点并立刻用手去摸。

在另一个借助相片和录像的实验中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虽然不同孩子有个体的差异性,但总体来说,1岁之前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2岁的孩子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从无到有,到发展,到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而自我意识的成长,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

自我意识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人也并非生下来就知道好坏,都是个人成长和环境交互的结果。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外界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家长的言行也会参与到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里。如果在孩子成长中,家长给孩子多是负面、否定、批评的信息,那么孩子的人格就会消极、退缩、不积极!

因为孩子并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别说孩子,成人都很难),尤其是幼儿,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和强大,家长的话语和评价,会成为他们看待自己的重要参考。不恰当的评价,会特别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对人对事的态度,甚至有一生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所谓“固定型思维”,说孩子“就是这样”“就是那样”,认为孩子做错事就是做错,要批评惩罚,把孩子的言行举止当做一个“结果”去对待,而不是孩子在发展自己的心理、认知、自我过程中的表现。

于是,家长很容易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批评孩子怎么做的这么不好,而不是和孩子肩并肩面临同一方向,去协助孩子做得更好。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讲过一个故事,她看到一位家长家里挂着一张图,分两列写着孩子做的有优点的事情和有缺点的事情。

家长觉得这样有助于孩子改掉缺点,增加优点,但尹建莉建议他把缺点那一栏,直接撤掉。因为孩子看到缺点,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这个缺点,就会强化这个印象。当他哪天犯了错,他会觉得:就因为我有这个缺点,所以现在我犯错了。

这是一种反向强化。如果想要孩子做得更好,需要强化的是他做得好的行为,给他的意识中输入积极的、肯定的信息,而不是反复提醒他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好。

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他就会自尊自信;觉得自己,有能力,他就有自我效能;觉得自己,被爱护,他就有底气。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385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