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楚简帛书对照)王本?(通行本?)“蔽不新成”的“新”错了

(注:因为古人都是手抄书,难免抄错,以帛书甲乙本、王弼本即通行本、郭店楚简,4个版本对照,应该是目前最接近《老子》原文的办法了。目前先按照楚简版本的文字顺序,比对一遍。因楚简版只有2000多字,可能有些章节竹简损毁缺失了,剩下楚简没有的章节,会以汉简或其他版本作参照。

本人非专业写作,纯出于兴趣,如有错误,欢迎读者指正。虽是原创,但内容大多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注解,欢迎引用,注明出处即可。另外,业余时间有限,不定时更新,敬请谅解。)

郭店楚简《老子·甲》共存竹简39枚,不分章?,包含今本即通行本《道德经》的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虽然文字上有些差异,字数也少很多,但竹简上的既有内容跟今本,大意基本一致,不存在巨大差异。

能称“经”者皆是圣贤“了义”之作,“经”亦是“径”,悟道、修道的途径、指引,指月之指。我们不要停留在“径”、“指”上,需要“随文入境”,方可得“月”。费很多心力去校对文字,也是为了不走弯路或误入歧途,而不是咬文嚼字,别把过程和目的搞混了就行。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前面已发了19、66、46、30共四篇,这次发的是通行本《道德经》道经 第十五章

先整体比照一下

通行本(王本):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帛书甲本:(缺字较多)

{…}深不可志(识)。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畏四{…}其若客,浼呵其若凌泽,{缺半边,仅余王字旁□}呵其若幄。湷{…}若浴(谷)。

浊而情(静)之余(徐)清。

女(安)以重(動、动)之余生。

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成。

帛书乙本: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上双口下文字】(邻)。严呵其若客。浼呵其若凌泽,沌(敦)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浊。【三点水旁,莊】(旷)呵其若浴(谷)。

浊而静之徐清。

女(安)以重(動)之徐生。

葆此道{…}欲盈。是以能【上敝下衣】(敝)而不成。

注:{…}为损毁少字。()为一般通假字。【】为输入法没有的字。

郭店楚简本: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微)溺玄达,深不可志(识), 是以为之颂(容)。夜(豫)乎奴(若)冬涉川。猷(猶,犹)乎其奴(若)愄(畏)四【上双口下文字】(邻)。敢(嚴,严)乎其奴(若)客。【左“袁止”,右“见”】(涣)乎其奴(若)怿(释)。屯乎其奴(若)朴。坉乎其奴(若)浊。

竺(孰)能浊以朿(静)者,【爿酉】(将)舍(徐)清。

竺(孰)能庀(安)以迬(动)者,爿酉(将)舍(徐)生。

保此【彳人亍】(道)者不谷(欲)【立尚】(尚)呈(盈)。

注:颂,本义:容貌,仪容。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后来又引申为赞扬:颂扬,以及颂扬某人某事的文章等,如祖国颂。

犹、豫,本指两种小心谨慎的动物。犹,猴子的一种;豫,象之大者。

徐,【說文】安行也。【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貌。徐,缓慢。如:“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整体上来看,王本、帛书甲乙本、楚简,内容无大偏差,细节上有些文字表达的用词不同,不影响原义。

其实这段文字和《道德经》第4章是呼应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不盈…渊、深不可识……挫其锐、解其纷,(涣若释、敦若朴)……和光、同尘,(旷若谷、混若浊)……

又如第9章: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注:已是止,停止。

第20章:

众人皆有馀, 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可以体会一下,昏昏、沌沌、闷闷……。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逐句比对,分析理解(1)

第一句,王本“古之善为士者”,楚简“长古之善为士者”,帛书甲本缺字,乙本作“古之善为道者”。

《帛书老子校注》引了很多版本来比较,大多版本如河上公本等皆作“士”,但都注以“谓得道之君也”一类的解释。所以认为本为“道”字,后人改为“士”。

因为那时《帛书老子校注》作者还没能看到楚简,所以不知楚简就是“士”字。其实这个不太影响大意,古人对“士”的理解和定义,与今人不同,下面会说明一下。

比如西藏密宗以阿底峡所着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把学佛的次第分为三士道,按修道果位分上、中、下三士。这里的士就是修道者。

修道者,是得见、得闻真理或通向真理的法门,努力实践和修行的人。

其实《老子》自己说过这个“士”,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可见“士”是指“修道者”。这里的“上士”即是“善为士者”。

另外,最后一句楚简本为“保此【彳人亍】(道)者不欲尚呈(盈)”,这个【彳人亍】以前文章中提到过,和“道”是有区别的,楚简中这两个字都是分开用的。

[彳人亍]通“道”,但有时与“道”字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所表的意义还有有点差异的。比如郭店楚简《性自命出》:

“闻道反上,上交者也;闻[彳人亍]反下,下道反己,修身者也。”

[彳人亍]字,应该更偏向于行道,或修道的方式方法,即“人行其道”。而“道”更偏重于说明“道”的本体和功用等。

可见王本和楚简的“为士”应该更准确,而帛书的“为道”是后改的。有可能后来“士”这个词,在汉代的含义范围扩大到所有读书人,不太适合用以指代“修道者”,所以改成“为道”了。

这样,将“为道”也理解为“行道、修道”,“为士”、“为道”就一样了。

引用汉典和百科知识:

《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按照许慎的解释,“士”的本义就是“事”,表示善于做事。其实“士”的甲骨文字形,底下不是一条平整的横线“一”,而是两边有突起的月牙形,学者许晖说更像是武器,最早来源于“战士”之意。

孔子所说的“推十合一为士”,清代学者黄生解释道:“《说文》引孔子‘推十合一为士’,言能综万理于一源也。”如此一来就符合了“士”的各种引申义:“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以才智用者谓之士。”诸如此类。

另外,“士”也代表了一个阶级。比如:郭店楚简于1993年10月出土于荆门市纪山镇郭店一号战国楚墓。经相关专家考证,该墓属于纪山楚墓群中的一座小型贵族墓,下葬时间约为公元前300年,墓主身份为上士。

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士”后来就代表大夫阶层,广义上不仅包括官员,还包括所有的名人,如学者、举人等。这些人有了名分,就成了官员的储备。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可以不服役不纳粮。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逐句比对,分析理解(2)

下面一句4个版本都没有大出入。王本、帛书都是:“微眇(妙)玄达(通),深不可志(识)。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帛书后面有个“曰”(yue)字,即接下来开始形容“善为士者”。

楚简写做:“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是以为之颂(容)。”可以看出,帛书、王本改成了“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这样逻辑语气更通顺。既然“深不可识”,就是无法说清楚,那只能勉强在某些方面形容一下。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逐句比对,分析理解(3)

后面是几个排比句,

王本: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帛书甲乙本除了通假字选用有点区别,保存下来的词句基本一致,甲本缺字较多,用乙本比对:

与(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上双口下文字】(邻)。严呵其若客。浼呵其若凌泽(释),沌(敦)呵其若樸。湷(混)呵其若浊。【三点水旁,莊】(旷)呵其若浴(谷)。

郭店楚简: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

除了楚简版没有“ 旷兮其若谷”,其他基本一致。

“俨兮其若容(客)”这一句,王本写做“容”,帛书和楚简为“客”字。从语义上来看应是“客”。

大致是说:“小心谨慎,犹如冬天履冰涉水;谨慎小心,犹如随时警惕着周围的危险;端正严肃,随时都有如在外做客;态度温和,自然平易的如冰雪缓缓消融;敦厚实在,有如未经雕琢的木头;空旷宽广,有如幽深的山谷;混同一切,有如浑浊的河水。”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这怎么理解呢?可以举几个例子,大致可体会一下。

孔子的学生,写《大学》的曾子(曾参),临死时,告诉学生和儿子:“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以后,吾知免夫!小子!”

大致就是,把我的手脚摆放端正了(曾子最后一口气了),我这一辈子就如《诗经》上说的谨慎小心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就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了,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也就是形容很仔细、小心、严谨,尽心尽力。“而今以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到快死了,我才敢说从今以后,我不会犯错了,你们年轻人要谨记啊。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中的“慎独”,意思是在独处中仍然谨慎不苟。《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发自内心,表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随时都如在外做客一样端正严谨。

南师曾说:做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实在是个伟大的工夫。

“涣乎其若释”,涣就是冰雪消融,冰释。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释义:君子有三变(接触君子会三种不同层次的感受): 远远望着, 庄严可畏; 向他靠拢,温和可亲; 听他的话,严厉不苟。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讲个典故:明代杨守陈,在任洗马(太子属官)时,请假回家,经过一个驿站。

驿丞不知他是个什么样的官,对他很不礼貌。居然戏弄他说:“你担任洗马,一天洗几匹马呀?”杨笑着随随便便地回答说:“勤谨时就多洗,偷懒时就少洗,没有一定的数量。”

突然,驿丞接到通知,说有一个御史,即将来到这里。驿丞知道御史是个大官,马上叫杨让出住处。杨回答说:“好,原本就应该,等他来到,我再让给他也不晚呀。”

等到御史到达,原来此人是杨守陈的弟子。见到老师,御史恭恭敬敬地跪下,询问老师的生活起居情况。

驿丞这才知道,这位洗马大有来头,大惊失色,百般乞求饶恕。而杨守臣始终不与他计较,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怎么样?“古之善为士者”不好当吧……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逐句比对,分析理解(4)

后面还有三句:

王本: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帛书甲:

浊而情(静)之余(徐)清。

女(安)以重(動、动)之余生。

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成。

帛书乙:

浊而静之徐清。

女(安)以重(動)之徐生。

葆此道{…}欲盈。是以能【上敝下衣】(敝)而不成。

楚简本: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

孰能安以重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注:尚,【爾雅註】郉昺曰:尙,謂心所希望也。【詩·小雅】不尙息焉。【書·大禹謨】爾尙一乃心力。又崇也,貴也。【禮·檀弓】夏后氏尙黑,殷人尙白,周人尙赤。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前面这2句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注?:有无?“孰能?”二字?,对?文意?没影响?,所以?不纠结?。)

几个版本基本一致,大意是说:谁能在混浊之中安静下来,让它满满沉淀而清澈?谁能在这沉静安定的状态,活动起来,使它徐徐升起生机活力?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追求完满。(完满就意味着结束、完结,而道者无始无终,即大道如圆环,不可思议。)

可以参考一下《华严经疏钞》: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

“往复无际”即相上事,动静循环往复不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动静一源”含三法界,动即是事、相、用,静即是理、性、体,动静一源即事理无碍法界,性相一如,体用不二法门,正是空生妙有,妙有真空。静是无,动是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含众妙而有余”。

看一首苏轼的诗:

《广州何道士众妙堂》节选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逐句比对,分析理解(5)

再看有分别的那最后半句:

王本: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帛书此句甲乙本各缺半句,凑一下: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上敝下衣】(敝)而不成。

楚简无此句。

正如前面所说,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追求完满。(完满就意味着结束、完结,而道者无始无终。)

《道德经》第十四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此句即是描述“道”是“无始,无终”。

既然无始无终,那么就没有“新成”一说,只能“不成”,因为没有结束的时候,每一个分段目标的到达,都是“圆环”下一阶段的起点,为“道”者既明此理,也就没有起点、终点的概念了。

另外,《道德经》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意: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破败;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敝而不成”正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之意。“不成而成,是为大成”。何以成?因“其用不敝”却不招损也。

而“保此道者不欲盈”就是“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同样的?道理?。

这是从文意上来推断。《帛书老子校注》则从各版本的校对中,也推断出应为“敝而不成”,不是“敝不新成”。

所以,王本的“新”字多余了,可能是后人笔误,应该是帛书的“不成”更准确。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深入分析“敝”和“新”

题外话,这个“新”从哪来的呢?

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 多则惑.……

就是这句“洼则盈,敝则新”。

王本在本章用的是“蔽”,帛书用的是【上敝下衣】,应该都通“敝”,表示“破旧、破败”。这样才能跟“新”对应。

有意思的是,王本在此用“蔽不新成”,还注曰:蔽, 覆盖也.(取得是“掩也。【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之意。这意思我理解不了…)

而在22章则用“敝则新”。“王注:不自矜则其德长也.” 因为此段文字的前后文,都有不自矜就是不骄傲,谦虚。这倒是“敝”的引申义,即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人(我)。~姓。~国。

那么,这里的“新”取义“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

如:「改過自新」、「耳目一新」。

《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王弼注“敝则新”大意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逻辑就是“不欲盈”,因为“盈必溢也”,即“满”就会流出来了。那么会导致“盈则亏”,即“满招损,谦受益”。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么理解当然也没问题,但个人理解还有另一层意思,《老子》大篇幅写的都是“正言若反”,“有无相生”,“高必以下为基”,“大成若缺”,这些其实都是在讲“一”。

因为道恒无形无相无名,真正的“无”是没法说的,能讲的其实是“二”,也就是一说“无”就有“有”相对而出,人认识事物都是二元论,没有对比没法判断其属性,那么“一”呢?就在“二”上,或者说在“无”和“二”之间,正是“无二”,即“不二”义。

简单点理解,可以讲“对立统一”辩证法,这是从“用”上说。若从体上说,就没法说清楚了,因为无分别,则相亦无相,说就是“分别”,如何能说“无分别”。即所谓“八不中道”亦是方便,言语只能说“有”“无”,以“有无”表“非有非无”,终归两不相涉。

按“高必以下为基”的对立统一法,“敝则新”可以理解为:必须有旧才能有新,温故就会知新,重视破败的(经验)才能获得进步的成果,失败是成功之母。

按“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文法,我们也可以理解“敝则新”为“大新若敝”,反之“大敝若新”。这就跟“大奸似忠”,而真正有大智慧的忠臣就要比奸臣还奸才行,即“大忠似奸”,一个意思。

三士道(三士道是什么意思)

引用汉典:

敝【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玉篇】與?同。【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

又【玉篇】壞也。【易·井卦】甕敝漏。

又【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釋文】棄也。

又【左傳·僖十年】敝於韓。【註】敝,敗也。

又【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註】敝,罷也。

又與蔽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

又【正韻】必弊切,音瞥。【前漢·東方朔傳】主自執宰敝膝。【註】師古曰:敝膝,賤者之服。敝與蔽同。

又【韻補】叶筆別切。【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玉篇】或作{上敝下大}。俗作弊。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578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