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是位于哪条河流(泸定桥是位于哪条河流上的一座索桥)

抗战时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片段感动众人,而这也是红军长征时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其中有22名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率先攀爬上全身只有铁索的泸定桥,毅然破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他们无畏的英姿,还有坚定的口号,永远的刻在了国人的心中。英雄永不会被历史的硝烟所埋没,他们的英雄壮举都被全部记载了下来,但是,他们的姓名,却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销声匿迹。那么,这22位勇士有没有被找到呢?他们在何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们隐藏了一切?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1935年5月份,红军还在长征途中决定强渡大渡河,但由于身后的国民党部队实在是追得紧,虽说我们已经占领了大渡河最重要的渡河点,但当时红军人数达到了两万,而在附近只找到了四条小船,其中有三条还是破的,面对国民党的穷追不舍和突然袭击,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将两万红军全部运输到对岸。于是,毛主席果断地下令:夺取泸定桥!无奈之下,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中央很快做出了部署行动,部队总共分为两路军,分别由刘伯承、聂荣臻领导的干部军和中央红军纵队组成。但最艰难的任务,便是与敌人正面对抗,这支队伍由王开湘、杨成武负责。在这二人接到任务之后,顿时傻了眼,但是这就是他们正在面临的挑战,泸定桥由十三跟铁索组成,在铁锁的间隙本来还铺有木板,但是国民党将泸定桥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为了阻止红军通过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他们竟将桥上的木板尽数拆除,只留下了十三跟光秃秃的铁锁链。桥下是湍急的河流,两岸的山峰更是陡峭,不得不说,对于国民党,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据点。而对于我们来说,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战争。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作为先锋队来看,还是从此处的地形地势地势来看,我们不占优势,反而我们身在明处,敌人身在暗处,杨成武二人肩上的重担也可想而知。随后,中央军委再一次下达命令,要求在第二天来临之前迅速拿下泸定桥。于是,战士们加紧行军的速度,一个昼夜达到了240公里的速度,我们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艰难前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二天凌晨之前赶到了泸定桥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和敌军交手,而是召开了一次会议,最终决定,兵分三路,一个队负责夺桥,另外一个队伍负责掩护夺桥,剩下的一队先偷渡过河,从而两面夹击敌军。而红四军团的二连成了夺取泸定桥的先锋队,在开战前,连长还特地挑选了22名红军战士加入了突击队,作为开路先锋,这是一场硬战,也说明势必要经历极大的风险,但满腔热血却让战士们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请求参战。就这样,部队很快又组建起来一支22人的小队,还给他们配上了部队里面最好的冲锋枪,身背砍刀,腰间挂着手榴弹。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当天下午四点时分,随着王开湘的一声令下,这22名英勇的战士们迅速朝着铁索桥扑去,一时间,红军的所有炮火全部倒向了敌人的阵地上。敌人当然没有想到红军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去发起冲锋,但还是迅速做出了反应,用炮火阻止了战士们前进的脚步。面对我军的枪火压制,国民党只能做个缩头乌龟一样地露出枪支的一角向我们发起反击,因为他们并不担心红军会对他们造成任何的威胁,铁索的处境十分的危险,他们甚至还朝红军的队伍挑衅。而红军这边也很快有了反映,如果一再地拖下去,国民党的援军一到,那么夺取泸定桥的计划便肯定不会成功。就在这时,这22人的突击队队长廖大珠率领着勇士们踏上了摇摇晃晃的铁索上,向对岸冲去,不断地靠近地方阵营。当他们快要到达桥头的时候,对方才发现情况不妙,便立刻燃起了熊熊的战火,阻止红军突击队成功上岸。这时,本来就带着百姓们自发捐出来的门板在为后方的部队铺路,可这时,万恶的敌人竟发现了我们的目的,直接从对面浇起了煤油,不一会儿,火势很快就蔓延到了桥板上,战士们瞬间被挡住了去路。看见敌人的卑鄙行为,杨成武和王开湘十分的生气,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上了桥板,冲锋在前,鼓励战士们一鼓作气,眼看着团长和政委的鼓舞,大家的士气更加的高昂,直接向火海突击而去。此时,22名突击队的队员只剩下了18人,还有四名英雄在作战过程中,永远地留在了湍急的河流中。在一阵猛烈的厮杀后,红军的后方部队也及时投入到了战斗中,这场持续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战斗,将驻守在桥头的敌军两个团的兵力消灭了一大半,而剩下的敌人也是四处逃窜,我们的先锋部队很快控制住了泸定桥,而这22名勇士,除去牺牲的四个,剩下的18位低调的回归到了原来的部队。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在战斗结束之后,中央军委特地召开了表彰会议,专门为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颁发了锦旗。在飞夺泸定桥结束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率领大部队抵达泸定桥,听取了泸定桥的战斗情况,正在欣喜之余,杨成武走到了毛泽东的身旁,像他说明有四位先锋队的勇士坠入了大渡河中,毛泽东脸上温和的笑容瞬间消失,眼角也变得慢慢湿润了,然后缓缓脱下了自己的军帽,用自己的方式哀悼英勇牺牲的战士们。他双手紧握铁锁,沉默之后说道,应该为战士们立一块碑。而后由于红军还没有彻底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再加上时间的紧急,所以并没来得及记下这22名勇士的姓名,这也是一大遗憾。但是从历史意义上来看,虽说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的规模不大,但是却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拿下泸定桥,等到国军队伍的援军到达,如果我们的先锋战士们在烈火面前产生了恐惧,那么历史一定会被改变,红军所要面临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这样看来,泸定桥这一战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红军。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1936年,彭加伦先生在听到了这22名先锋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之后,为此想要创作一篇文章来纪念这一场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战役,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发愁了,战士们的名字无从得知。后来,红军安定下来之后,党中央便想要寻找当年突击队的幸存者,将他们的名字永久地记录下来,可惜,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这项调查也被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宣布成立,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也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但无奈,就算是登报寻找,这些勇士们就像是消失了一样。万幸的是,我们从红四团支书记罗华生的口中知道,当时挑选突击队队员时,优先选择了干部人员,即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梓华、刘金山。剩下的队员则选择的是作战勇猛,表现突出的人,但由于当时战事实在吃紧,并未全部记下他们的名字。1966年2月,王永模从重庆被调到泸定县委宣传部工作,当他时隔多年再次登上了当年的泸定桥,心中的震撼极大,便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那隐藏姓名的18位勇士。后来,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王永模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河北有了线索。1975年,王永模来到了江西革命纪念馆,偶然间翻阅到烈士档案,竟看到了曾担任红四团二连副班长的刘梓华同志,上面清晰的记载着:他是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人物!此时的他大喜过望,但是为了证明这条信息的真实性,王永模立刻找到了纪念馆的馆长,询问了是从何处得到的信息。而这位馆长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便说出,是河北廊坊军区分区的同志们提供的资料。直到信息之后,王永模再也坐不住,立刻赶到了河北,证实了刘梓华正是22位英雄中的其一!

1935年,22名英雄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失踪,40年后找到线索

找到一个人之后,就说明这件事情开始有了苗头,但是,在接下来的调查就会更加的困难。后来,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就这样,王永模跑遍了中国,寻求帮助,最终确定了剩下勇士们的姓名。而那不幸牺牲的四位英雄的名字也被找到,牺牲的四位英雄的名字被找到,分别是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和魏小三。他们在那个时代为了钟爱的革命事业永远地睡在了泸定桥下,没有亲眼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被世人记住。

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说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深刻地描写了红军战士们英勇的飞夺泸定桥的画面,为后人所震撼!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之路,但就算这条路上充满了荆棘,我们依旧要走好这条路。新中国经历过无限的苦难,而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挥下,一步一步走向了繁荣昌盛,这是一个奇迹,是新中国光明的未来。英雄永远存在,一个国家若是没有英雄,那便成了什么?这22名勇士是永远照耀在中华民族上空不灭的灯塔,更是激励民族与国家自强不息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411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