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是什么梗(是腻害是什么梗)

害是什么梗(是腻害是什么梗)

作者 | 武雯婧

回想过去一年,你使用最为频繁的流行梗是哪一个?

是表达赞美敬意的刷屏词“yyds”,还是袒露内心触动的惯用语“破防了”,亦或是调侃自身困境的常用句“小丑竟是我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从早年的“细思极恐”到近几年的“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转向对生活细节的调侃,以“梗”对话,凭“梗”识人,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一道独特的“景观”。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梗”既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大事小情,也蕴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直观体察,还折射出社会语言文化的最新变化。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编写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所描述:当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出现时,人们不再用一堆陈旧的旧词去讲述它,而是将之概括成一个新词,用它来记录历史、描述社会、反映生活。

这解释了为什么相比于“上班族”,人们更喜欢以带着几分自嘲的“打工人”自称,相比于“热衷吃饭的人”,人们更喜欢多了几分趣味的“干饭人”。

而网络流行梗对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群体来说,更是发挥着“创造文化联结、跨越交流隔阂、寻求情感认同”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上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心照不宣玩起同一个梗,即可迅速建立联系,完成“你懂我”的情感认同。即便是在熟人社交中,当提起一个共同知晓的梗,也会收获“原来你懂”的会心一笑,拉近彼此距离。

纵观语言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有旧质语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质语言要素的产生。

如今,当 “玩梗”已经成为年轻群体的社交货币,我们理应正确看待它有助于填平交流鸿沟、建立情感共鸣的正向价值。

但是,一切皆可成“梗”吗?恐怕值得商榷。

在善用“梗”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滥用“梗”的潜在危害。过度用梗,一则助长表达惰性,再则导致话语失范,更甚则会传递错误价值观。

害是什么梗(是腻害是什么梗)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14万余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集结一堂。

害是什么梗(是腻害是什么梗)

这种表达能力有退化与过度用“梗”有关系。

当绝大多数的赞美都用yyds、绝绝子来表达,当搞笑的内容都以xswl来概述,彼此所要传递的情绪或许可以“秒懂”,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或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

要知道,一句 “yyds”既无法书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不舍,也无法刻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艳。

此外,由西文字母组成的“字母串”本身并不符合汉语结构规律,使用此类“emo、yygq,gkd,xswl”非母语的流行梗,长此以往,难免导致群体的话语体系不匹配,陷入“鸡同鸭讲”的尴尬,进而产生集体“话语失范”。

如果说上述两种危害还停留在浅层,那么有关生命的严肃议题也被“造梗”,就不只是表达的惰性和话语的失范如此简单了。2020年, “杭州女子失踪案”轰动全国,然而,在一桩恶性社会事件中,我们依然看到了诸如“化粪池警告”、“两吨水冲洗”等“流行梗”在网上传播。

当“万物皆可玩梗”成为常态,戏虐的表达就消解了议题的严肃性,那些只顾娱乐的“梗”不仅使舆论变为一场戏谑的狂欢,也在蚕食着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进而向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

语言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话语体系本身是博采包容、动态演化的过程,“流行梗”作为语言的一种创新形式,也应该有其发展流变的空间,但新表达、新释义、新词组应该为语言文字注入生命力,而不是成为言语的“慢性毒药”。

因此,给“玩梗”划定一个清晰的边界就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丧失表达的能力、不丢失表达的礼仪、不迷失表达的意义”才是“流行梗”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源 | 网络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407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