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是什么意思(万圣节什么意思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万圣节”、“鬼节”、“中元节”,明白了这三个词的概念,就知道了,为何“中元节”无人关注?就像无人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清明节)、“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节)一样。

万圣节是什么意思(万圣节什么意思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据有关资料记载:“万圣节”是“万圣节前夜”。指“万圣节”前一天夜晚所举行的“闹鬼”活动,因此,也叫“鬼节”。

“万圣节”是我们华语误称的词汇。西方简称“万圣夜”。“万圣节前夜”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纪念所有圣人即神的。

西方人认为,“万圣节前夜”,是灵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段。这夜,伟大的死神会把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回,给予惩罚,让他们重新托生为畜类。

后来,“万圣节前夜”还真演变成了“万圣节”。西方人把“万圣节前夜”看成了尽情打闹的大好时机。

西方万圣节颇受欢迎,中元节无人关注,与鬼节无关

大人小孩脸上化着妆,罩着鬼怪脸谱,互相吓唬,讲鬼怪故事,做游戏等,把一个纪念圣人的节,活脱脱地演变成了“狂欢”节。也就是今天西方的“万圣节”了,但它仍然打着纪念圣人祭神的旗号。

事实证明,西方的“万圣节前夜”是为圣人祭神而设计的节日。西方人把圣人称之为神,直接关系到人的存亡,强调的是神创造了人,而不是人创造了神。也许,这就是西方“万圣节前夜”的意义所在。

西方万圣节颇受欢迎,中元节无人关注,与鬼节无关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一样,都是祭祖的节日,而不叫“鬼节”

“鬼”是什么?“鬼,为鬼也”,自古以来,古人就认为人死后变为鬼,特指人,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人们又把“鬼”字含义引申、异化了,指邪恶、恐怖之类的东西,含有贬义了。我们从“鬼”字部首能够看出,“鬼”字与迷信、鬼神有关,例如“魂”、“魖”、“魅”、“魍”、“魑”等。从这点看,西方“万圣节前夜”称“鬼节”,也有它的道理

西方万圣节颇受欢迎,中元节无人关注,与鬼节无关

“中元节”在民间世俗中称祭祖节,是指活着的人,对祖先的怀念与敬重的节日。很显然,“中元节”是追怀祖先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核心文化内涵,就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起源于古人早期的祭祖的“秋尝”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俗称“七月半”),古人举行祭祖仪式。他们把祖先尊称为神,用丰收后的农作物,先供奉祖先,“秋尝”祭祖,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人类的祖先就是神,是祖先创造了神。然后,古人自己品尝自己所创造的劳动果实,以祈求来年更好地收成。

西方万圣节颇受欢迎,中元节无人关注,与鬼节无关

与“中元节”祭祖含义相同的还有“寒食节”(清明节)和“寒衣节”。也就是说,在中国敬祖尽孝传统文化节日中,“中元节”、“寒食节”和“寒衣节”都是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敬祖尽孝,祈求先祖即神的保佑,过着美好幸福安宁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西方的“万圣节前夜”与中国的“中元节”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西方的“万圣节前夜”所崇拜的是神而不是人,是神创造了人,而不是人创造了神;而“中元节”所崇敬的是人,是人创造了神,这个神就是人类的祖先,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通过以上分析,“万圣节”活泼,“中元节”严肃。“万圣节”变味了,不是以前的“万圣节前夜”了,而是“中元节”没变,始终是祭祖。

西方万圣节颇受欢迎,中元节无人关注,与鬼节无关

“万圣节”传入中国,引起中国人关注,是从青年人开始的。他们对“万圣节”有了兴致。青年人喜欢活泼,对严肃的传统文化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宣传“中元节”敬祖尽孝传统文化措施也比较滞后,跟不上趟,久而久之,“中元节”无人关注,这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2400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