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宋江杀了阎婆惜,逃亡江湖,转了一大圈还是被官府抓住,发配到江州充军。书中写道,宋江从揭阳镇渡过浔阳江,便来到了江州牢城。此后,又在琵琶亭、浔阳楼喝酒、吟反诗。

从浔阳江、琵琶亭、浔阳楼这些地标来看,《水浒传》中的江州肯定是江西九江了。但是,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却偏偏不是写的江西九江,而是借用了“九江”这个地名符号,隐藏在别的地方发生的真实故事。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浔阳江、琵琶亭、浔阳楼都从九江搬走了吗?假如施耐庵写的不是九江,那么,《水浒传》中的江州又在哪里呢?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江州写的是南京皇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做的就是江州司马,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明了江州就是九江: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施耐庵也以浔阳江、浔阳楼,以及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建造的琵琶亭,作为江州的地标,仿佛《水浒传》中的江州就是江西九江。但是,细读文本,却又发现不对了。

书中写道,宋江在揭阳镇上船,“拽起一帆风篷,早送到江州上岸”。也就是说,江州的对岸有一个叫做揭阳镇的镇子。但是,无论如何查找地图,或者考据历史,都无法在九江对岸找到这么个地方。

后来,梁山好汉劫法场,宋江为报冤仇,请好汉们去活捉黄文炳。黄通判的家住在无为军,这个地方也在江州对岸,从江州城中可以看见无为军起火。但是,江州与无为军之间相隔的却不是浔阳江,而是无为江。这一处描写就更不靠谱了,无为军肯定不会在江州对面,而是在现今的安徽无为县。

从揭阳镇、无为军这两个地方来反推《水浒传》中的江州,那就大有疑问了,施耐庵笔下的江州真的是江西九江吗?

书中写道,黄文炳从无为军渡过无为江,却又来到了浔阳楼下,登楼看到了宋江题写的诗词。

从这个细节来看,江州应当有两条江,一条是宋江路过的浔阳江,另一条就是黄文炳渡过的无为江。实际上,地图上恐怕也查不到“无为江”,这条江也是虚构的。

江州是被两条江夹在中间的,如此地理环境,不由我想起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句诗: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南京城。那么,施耐庵笔下的江州,是不是出自李白的这句诗呢?大有可能。

却说宋江在浔阳楼题写反诗,在那首七绝中,宋江写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这首诗的头一句便做了交代,《水浒传》中的江州是在吴境之内,而不是浔阳江边的九江。“吴”这个地域概念是春秋时期确定的,包括现今的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来,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如此,《水浒传》中的江州肯定就不是江西九江了。

南京就在“吴”境之内,宋江的反诗可以证明这一点。

船火儿张横在渡宋江去江州之前,托带一封书信给兄弟张顺。张横告诉宋江,他与兄弟原先在扬子江中做依本分的事,因为赌博便暗地里干起了黑道营生。两人后来分手,自己来到浔阳江做黑道买卖,张顺便在江州做了卖鱼牙子。假如张顺也是在浔阳江中打鱼卖鱼,兄弟二人在一条江中讨生活,又何须要托人带书信呢。这一处细节暗示,张顺还是在扬子江中做“依本分”的事,那么,宋江见到张顺的地方,就应当在扬子江边了。

扬子江,就是长江以南京为起点,一直流到出海口这一段的旧称。张横、张顺兄弟的江湖生涯,同样佐证了宋江的反诗,江州不是九江,而在“吴”。扬子江的起点就是南京,以李白的“二水中分白鹭洲”这句诗对照,江州就是南京。而且,是南京明朝皇城。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江州是宋徽宗复辟的镇江

书中说,江州知府名叫蔡得章,是太师蔡京的第九子。因此,这个知府就叫做蔡九知府。

然而,《宋史·蔡京传》中记载,蔡京只有八个儿子,蔡九知府那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了。问题是,施耐庵为何偏偏以蔡京之子来虚构一个蔡九知府呢?仅仅是因为要写“四大奸臣”吗?

实际上,《水浒传》中没有北宋“四大奸臣”,所谓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人沆瀣一气,是续书《征四寇》瞎糊弄的,历史上只有北宋“六贼”,没有四大奸臣,而且,六贼之中没有高俅。

《水浒传》中隐藏着历史真实,施耐庵对于历史真实是非常尊重的,不会如此颠三倒四地乱写。之所以在书中虚构一个蔡九知府,是因为历史真实中,蔡京确实有一个儿子做过镇江留守,那就是与童贯、蔡攸一道,策划宋徽宗镇江复辟的蔡翛。

《宋史》,以及《皇宋十朝纲要》、《续资治通鉴长篇》等北宋相关资料中,记载了宋徽宗在童贯、蔡攸、蔡翛的策划下,“幸镇江”复辟这段历史。

靖康元年(1126年),依附于宋徽宗的童贯、蔡氏兄弟预知自己将要败亡,便在国难当头之际,裹挟已经做了太上皇的宋徽宗南渡,到达镇江。宋徽宗来到镇江后,开始恢复行使皇权,下诏封赏随行官员。继而,又阻断南北通信,截留北运粮草,阻止北上勤王军队。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宋徽宗的这些行为,无异于谋反。因此,宋江题反诗,便隐藏着这段北宋分裂的历史。这段历史,后来又在九天玄女庙中进一步隐喻,那就是宋江见到的“二龙戏水”场景。

从这段历史隐喻中解读,《水浒传》中的江州也不在九江,而是在镇江。

但是,施耐庵是明朝人,写北宋的历史为何又要如此遮掩呢?原来,以江州写宋徽宗镇江复辟是表层故事,在这段历史的深处,却是大明王朝的隐秘,也就是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

于是,《水浒传》中的江州便不止是镇江,而要涉及南京、北京(北平)了。因为江州隐藏了靖难之役的历史,也就与“九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神秘的“九江”将从《水浒传》中登上历史舞台,扮演重要的历史角色。

毕竟《水浒传》中的江州还隐藏着哪些历史隐秘,在这个时空错乱的江州城中,将演绎什么样的真实历史呢?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蔡九知府其实是九尾龟

以江州隐藏的北宋历史来讲,书中的江州知府,有蔡京之子蔡翛的影子。但是,《水浒传》主要写的是明朝的事,假如这个人物完全是为了写北宋的故事,就没有必要如此隐涩了。何况,施耐庵还特别地给蔡九知府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蔡得章。

蔡得章,其实说的就是朱元璋。怎么讲?

朱元璋,字国瑞,本名朱重八,这些有关朱洪武的信息,都写在了江州城的故事之中。

《说文解字》中说,璋,是“半圭”。什么是“半圭”呢?圭是一种玉质礼器,“锐上方下”,上半部分形如宝剑,下半部分则端直平整,古代也解读为“上圆下方”。

圭,也叫写作“珪”,是古代的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因而,又被视为国之瑞器。朱元璋的“璋”为半圭,加上个“元”字,则取的是“圭”的上锐或者上圆的寓意。因此,朱元璋字国瑞,而国瑞之意,则有是朱元璋取全了“珪”的全部寓意。所以,朱元璋就是“珪”。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珪”的读音与“龟”是一样的,《水浒传》中的“龟”可谓贯穿全篇,其实,就是“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中隐藏的玄武。还分别以放走妖魔的张天师、伏魔之殿中驮着石碣的石龟,以及九天玄女等等符码来象征,这些符码都是“龟”。

解决了施耐庵笔下的朱元璋在《水浒传》的符码,那么,又与蔡九知府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因为蔡九知府的名字中有一个“章”字?蔡九知府的名讳,当然是施耐庵有意为之,应当也是出自朱元璋的“璋”。但这样解读,稍显勉强,还不足以“坐实”蔡九知府与朱元璋的关联。

其实,玄机却是隐藏在了蔡九知府的“蔡”字上。

蔡有五个义项,这里,我讲其中的两个。蔡,有流放之意,蔡京最终的结局是死于流放途中,也印证了上面所讲的,江州隐藏着北宋徽宗镇江复辟的历史。

蔡,是古代占卜用的龟,叫做“蓍蔡”。如此,蔡得章、蔡九知府不就是一只“龟”吗?而且,他还是一只九尾龟。

我在其他文章或者视频中,解读过梁山好汉九尾龟陶宗旺,此人隐喻的就是以朱棣为首的明代九大塞王。此处,又扯出了燕王朱棣了。

江州城中的蔡九知府不仅只是蔡京的儿子,还隐藏了大明王朝的两代皇帝。那么,蔡九知府为何又是燕王朱棣呢?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宋江搬出了朱重八

宋江在琵琶亭得张顺送的鲜鱼,多吃了几口,到了四更天气时,肚里便“肚里绞肠刮肚价疼”。到天明时,一连泻了二十来遭。张顺于是讨得“止泻六和汤”。宋江吃下了“止泻六和汤”,这才慢慢地将息好了。

这段描述似乎多余,与整个大故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但是,就是这一段描述,便意味着故事将要转场了。

吃鱼也要腹泻,而且还是四更天气犯了绞肠刮肚般地疼。宋江在一个时辰之内,竟然腹泻二十来遭,有这么夸张吗?宋江还能活吗?这么厉害的症候,一剂止泻六和汤便能解除,端的是怪症神药了。

《水浒传》开篇故事中,写到了大明王朝与北宋王朝一样,都是“天道循环”中的“火德运”,鱼是水中之物,五行属水,火德运怎么经得起水来冲克呢?

宋江吃了水中之物,便差点送命,难道宋江也是大明王朝的代言人吗?他代言的又是谁呢?

宋江吃了鲜鱼,四更天便犯病,暗喻的是朱元璋的老四,也就是燕王朱棣。这么讲是不是太牵强了?我们不妨继续往下讲,看看宋江是不是隐藏着朱家四王爷,也就是“九尾龟”中的这只最大的“蔡”。

宋江是吃了张顺赎来的止泻六和汤才慢慢地恢复了,对应上面以“龟九知府”,这里还是在以“圭”说事。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周礼·秋官·小行人》中说:“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

“六币”都是斜玉边,却又写成了王子边,所谓“王定六”是也。其中的“圭”、“璋”,还是说的朱元璋。而“圭”在古代还有另外一种用途,那就是以日晷测时的尺子“圭表”,《水浒传》中的时迁,便是书中的时间表,也就是“圭表”。

建文帝削藩,主要是针对非嫡出的叔叔,不是与他父亲朱标一母同胞的塞王,一律削去。从建文元年(1399年起),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先后被废,轮到朱棣时,恰好就是第六位要削掉的藩王。所以,“王定六”又有这样一重隐喻,说的就是燕王朱棣。

施耐庵以《周礼·秋官·小人行》暗藏了这些水浒人物,还可以在书中找到很多证据,比如豹子头林冲、锦豹子杨林,等等。《水浒传》是专写皇位传承礼律的,岂能不参考被奉为儒家圭臬的《周礼》?在高俅的故事中,同样以《周礼》中的一句话,隐藏了燕王朱棣。

宋江吃了“六和汤”,意味着朱棣联络藩王,准备谋反。于是,便有了浔阳楼题写反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人,其实不是文本中的宋江,而是隐藏着宋徽宗,以及以“龟”,也就是以玄武大帝之名,借老子朱元璋“清君侧”遗嘱发起的谋逆篡位之战——奉天靖难。

宋江一个时辰之内连泻二十来遭,这一句话,对应的是王婆所说的潘金莲的年龄,以及武松在江湖上所杀的二十二人,就是建文帝在二十二岁时发起的削藩运动。

建文帝削藩的主要对象就是非孝慈高皇后所生的叔叔们,尤其是势力最大的燕王。为此,朱棣不得不在北平城装病装疯。这就是宋江题写反诗,被黄文炳谄媚陷害,在江州牢城装疯的故事。

施耐庵写得十分奇妙,书中说的不是“装疯”,而是“装风”,没有病字边。明朝的时候,汉字已经十分成熟了,不需要以通假字来替代,宋江确实没病装疯。此处,也得一并感谢历代版本,真实地保留了施耐庵的原笔原意。

宋江装风,说了一番“风话”,这番话简直太惊人了,隐藏着朱棣在削藩时写信给建文帝,述说叔侄之情,又暗藏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起了靖难之役的历史。宋江的这番话是这样讲的:

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人。

这其中,“金印”对应的是伏魔之殿大门外的“朱印”,“重八百余斤”,则有“重八”二字,合起来就是“朱重八”。这是书中又一次以这等“黑话”,抬出了“朱重八”。

说到这里,《水浒传》中的江州,肯定就不是江西九江了。但是,施耐庵为何又反复交代江州是在浔阳江边,而且,不止一次地写浔阳楼、琵琶亭,难道江州与究竟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这其中还是大有关系的。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险道神郁保四卧底江州

历史记载中说,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

燕王在北平起兵,建文帝便派老将耿炳文率兵镇压。朱棣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乘南军中秋节之夜防备松懈之机,偷袭成功,消灭了耿炳文的先头部队。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耿炳文被迫退守真定。燕军无法攻克善于防守的耿炳文,便收兵退回北平。

《水浒传》中,反复写中秋节梁山好汉杀人闹事造反,大概也与朱棣的这次投降有关吧。宋江之所以被发配到江州,便是因为在中秋节的夜晚收到了晁盖的书信,然后杀了阎婆惜。

却说建文军被朱棣击败,被迫固守真定,局势基本上稳定了下来。黄子澄又跳了出来,他认为耿炳文不是燕军对手,便举荐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替换耿炳文,与朱棣作战。

朱棣在北平城中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对诸将说:李九江,纨绔少年耳,易与也。燕王轻视李景隆,便留世子朱高炽守北平,自己则率领兵马拿下朱权镇守的大宁。

说到这里,“九江”终于浮出了水面。原来,《水浒传》中的浔阳江、浔阳楼隐藏的是这位明朝大将军,后来被朱棣封为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李景隆。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李景隆,小字九江

李景隆小字“九江”,做了大将军,带领五十万人马杀到北平。听说燕王征伐大宁,便攻打北平城。李九江的手下都督瞿能攻打张掖门,《明史》中说: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意思是瞿能快要攻破张掖门,打进北平时,李景隆忌惮他将得此大功,便下令停止攻击。

《明史》此说,出自《明实录》。而施耐庵却不这样认为,他在《水浒传》中说,李景隆就是个“郁保四(欲保四)”。张掖门即将被攻破,李景隆却忽然下令停止攻击,恐怕不是担心瞿能立了头功那么简单吧。

梁山好汉险道神郁保四原本就是一员叛将,梁山大聚义时,宋江为他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专一把捧帅字旗。这一笔,其实暗写的是白沟河之战。

李景隆其实不是一个草包将军,在白沟河之战中,料到了朱棣每一步攻击意图,处处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让燕王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就在燕军情势危急之时,李景隆的帅字旗忽然折断。南军大乱,朱棣乘势反败为胜。

施耐庵以险道神郁保四专一把捧帅字旗这样奇妙的笔法,印证了历史上的诸多猜疑,李九江涉嫌故意弄断了自己的帅字旗,让军队失去调度,阵法大乱而让燕军反败为胜。对照张掖门停止攻击那道奇怪的将令,难道李九江不就是个“欲保四”吗?

李景隆大败之后,黄子澄又出头建议朱允炆将李景隆调入京城,并要杀掉这员败军之将。如此黄子澄,是不是很像屡次在蔡九知府面前谄媚的黄文炳呢?

建文帝这回没有采纳黄子澄的建议,不仅赦免了李九江的败军之罪,还继续留用。建文四年六月初六,朱棣一路南下,渡江成功,到达镇江。继而,驻扎在龙潭。六月初九,建文帝派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去朱棣大营议和,许以划江而治。朱棣没有答应建文帝的求和,于六月十三日兵抵南京城下。

守卫在金川门,也就是西北门的朱橞、李景隆开城迎接朱棣进城……。

这就是《水浒传》中以浔阳江、浔阳楼、琵琶亭隐喻的“九江”,他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人名。这个人物,隐藏着靖难之役的秘史。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白沟河之战

黄文炳被活剐也是历史真实写照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曾经随朱元璋姓,名叫朱文忠。说起来,李九江还是皇室宗亲呢。那么,他为何做了朱棣的卧底呢?这其中有很多难以解读的复杂关系,而比李景隆这家更为复杂的,还得说是徐达家族。

徐达是朱元璋的亲家,几个女儿都嫁到了朱家,其中,大女儿是燕王朱棣的正室,后来的徐皇后。在靖难之役中,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是坚决支持朱允炆削藩的,而且,力主削掉燕王。为此,他还怂恿建文帝扣留了朱棣的两个儿子做人质。

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却是站在了朱棣这一边,当燕军杀掉南京城外之时,徐增寿便要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建文帝发现了徐增寿的反叛,亲手将他斩杀于左顺门。

这些历史,都隐藏在《水浒传》中,只是我们一直以来,都以《征四寇》来解读施耐庵的原著,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靖难之役

李景隆为何支持朱棣,《水浒传》中也有交代,这是题外的话,按下不表。至于说李景隆是草包将军,因为他而葬送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这一点,施耐庵并不认可,从靖难之役一开始,李景隆就走了一条“险道”,做了卧底。

而朱棣说李九江是纨绔子弟,不足为惧,这是在自己脸上抹粉,忽略李景隆的功劳,而美化他自己就是玄武大帝降世,建立了绝世武功。假如靠一个叛将得天下,怎么能够吹嘘自己是上天下派的真命天子呢?

而识破宋江装疯的黄文炳,其实就是识破朱棣装疯的黄子澄,以及与朱棣真打的耿炳文。黄子澄、耿炳文,两人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黄文炳”。

在施耐庵的笔下,黄子澄就是这样一个阴毒之人,是这个人葬送了建文帝。因而,江州城破之后,黄文炳被李逵活剐,便是黄子澄被朱棣处以寸磔之刑的真实写照。

对于靖难之役的评价,施耐庵倒是站在了公正的立场上,借薛永之口为蔡九知府开脱:原来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干蔡九知府事,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

朱元璋“孙立”,原本可以让建文帝多坐几年皇位。但是,因为黄子澄的极力怂恿,建文帝被迫丧门,朱棣也背负了弑君篡位的骂名,这两人都是被黄子澄害的。而四年的靖难之役,所造成的“血染浔阳江口”,也是施耐庵深恨黄子澄的原因所在。

江州在哪里(水浒传中的江州在哪里)

朱元璋设九大塞王,开皇室子弟镇边先河,而黄子澄则挑拨离间,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即便是建文帝削藩成功,九大塞王全部被制裁,谁又为大明王看守边关大门呢?

书生误国,因而,《水浒传》中的文人,都是白衣秀士王伦之流,黄文炳被活剐,也就没有任何读者同情他了。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810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