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睡了两个秦王后(公孙衍为何离开秦国)

作者:卡普空

公元前337年,一手主导了秦国变法的强势君主嬴渠梁去世,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为秦国指明了一条通往千古霸业的道路,但他却没能在这条路上走到底,而是把继续前行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太子——嬴驷。嬴渠梁在位期间,借助商鞅之手打击奴隶主贵族,团结新生的封建地主贵族并不断加强秦国的中央集权,他在位期间,秦国国君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掌握了强大集权政府的秦国国君已经不只是秦国公卿贵族们推举出来的代言人和执行者了,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一个国家的战略方向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事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称王。

嬴驷是秦国的第一位国王,在此之前,为了表示对周王室的尊重,秦国国君一直使用的是周王室赐予的贵族封号。嬴驷称王的举动标志着秦国决心摆脱周王室的影响,东出函谷关以争霸天下。秦国地处西北,土地贫瘠国家潜力有限,要想与占据肥沃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们争霸就要最大限度的调用国家力量,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显然,秦国国内的老牌奴隶主贵族们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秦孝公时期既无力也不愿过多的刺激这些老牌公卿们而采取划地而治的策略,秦国国内形成了由奴隶主贵族们为主的公室集团和以新生封建阶级为主的地主集团两大势力。出于平息两派纷争为新生势力赢得发展时间的考虑,秦孝公把地主阶级集中安置在了秦国东部地区,这种做法一方面降低了秦国守旧势力对新生势力的戒心,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战斗力。但这种办法毕竟不能长久——如果放任地主阶级一直在秦国的对外战争中被消耗而让守旧的奴隶主势力在后面捞好处的话,那此消彼长之下,秦国国内两大势力的实力对比就会逐渐失衡,最终守旧派势力一定会发动反扑吃掉地主集团,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意味着秦国变法的失败。

为了阻止这种最坏的局面出现,就要让蹲在后方的奴隶主贵族们主动为秦国的霸业出力,但秦孝公把这些奴隶主贵族们得罪的有些狠了,秦国宗室和这些老牌贵族之间的关系在秦惠文王继位时十分僵硬。

但秦孝公也是一个千古雄主,早在他决定变法的时候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秦国想要变法就必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相对于弱小的地主阶级,传承久远而又实力强大足以威胁秦国公室的老牌贵族们显然是更好的牺牲对象。嬴渠梁敢这么干,就做好了面对守旧势力反扑的准备。但他活着的时候还不能这么做,当时还只是刚刚冒头的地主阶级绝对扛不住奴隶主阶级的反扑,所以他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暂时压制住了这种根本性的矛盾。不仅如此,他还为未来这种阶级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时在位的秦国国君准备了一面上好的盾牌。这面盾牌就是当初与秦孝公彻夜长谈并一手主持推进了秦国变法的商鞅。可以说,商鞅的命运在他颁布《垦草令》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就是秦孝公推出来吸引利益遭到侵害的守旧势力们那冲天怒火的靶子,一个注定要冲出去”兑子”的马前卒。

商鞅是秦孝公布下的一枚棋子,而嬴驷则很好的运用了这枚棋子来平息守旧势力们的不满,在借口商鞅谋反而处决了他之后,秦惠文王成功的平息了奴隶主贵族们的怒火。但商鞅虽死,他的新法却并没有被废除。那些手下控制着大批奴隶的守旧派贵族们也不是傻子,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秦国连续对外作战所取得的成果他们一样没少分。处决商鞅不过是发泄愤怒而已,对于商鞅的新法他们还是很认同的。就这样,借助父亲留下的一枚棋子,秦惠文王成功的消弥了国内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立倾向,把秦国的力量整合起来了。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来整合国内势力,嬴驷自然不是让他们和和睦睦的站在黄土高原上扭秧歌唱秦腔的,在完成了对两大集团的整合核对国内政务的梳理之后,秦惠文王就带着早已经迫不及待的秦人整军出发了,这次他们的目标还是魏国。

此时魏国防守河西的是宿将龙贾,这个让秦孝公和商鞅二十年不能收复河西的老将,仍然老当益壮,坚守魏国西部自己一手规划和建造的防线。事实上魏国河西和上郡的局势,与秦孝公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初秦孝公和商鞅遇到的的问题,如今摆在了秦惠文王面前。 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却有公孙衍,商鞅是变法高人,公孙衍则是熟悉河西魏军的一员大将。

秦军的计划是从南北两线同时出击,分散魏军防守兵力。而魏国守军却由于陆山脉的阻隔和上郡、西河之间的广阔纵深而南北不能相顾。

具体进军方略就是北路军进攻上郡北部的雕阴而南路军进击河西南部的阴晋,两军齐头并进,使魏军陷入两难抉择之中。 这个战术可谓两翼齐飞,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果魏军增援两地,秦军就可以利用地利的优势,将魏军分成两部分,而使其不能相互支援,而秦军却可以借助地利快速集中主力部队歼灭魏军其中一部。如果魏军不来增援,那南北两个城邑,秦军很有可能会同时得手。这是阳谋。

虽然说是两路齐出,但秦国此时还没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还是要有主攻方向和佯攻方向。而在秦国的作战计划中,距离黄河较远的上郡要地雕阴是佯攻方向,由魏国来投的大将公孙衍率先统领一支秦军,约八万人,向北到达洛水上游并渡过洛水向魏国北部的雕阴发起进攻。按计划是等公孙衍吸引魏国的援军之后,公子疾统领秦军十万,攻击魏国南部重镇阴晋。嬴驷制定这个计划的本意是以雕阴为诱饵,调动和疲惫魏国河西守军,为秦国攻略河西创造机会,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人预料……

龙贾是镇守河西数十年的宿将,对于魏国河西防御体系的强项和不足之处了解得比公孙衍这个半路出家的叛将强多了,况且河西地区是魏武卒的重要兵源地之一,也是魏武卒为之征战数十年的战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对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从吴起在河西编练魏武卒开始,河西魏武卒对秦军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少打多还屡屡得胜,在连续的胜利中建立的心理优势让魏武卒面对城外气势汹汹的秦军毫无畏惧。而雕阴作为魏国整个河西防御体系中一座重要的要塞城市,被魏军经营数十年,墙高壕深,物资充足,镇守雕阴的也是魏国闻名天下的魏武卒。本身就是以战斗力强而闻名天下的魏武卒固守坚城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又有充足的物资补给,虽然人数远少于当面的秦军但也不是秦军可以一鼓而下的弱旅。

这注定是一场鏖战。

面对精锐魏军据守的坚固要塞,直接拿人堆无疑是个愚蠢的选择,公孙衍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依仗兵力优势三面包围雕阴要塞并且筑起营垒埋头打造攻城机械。云梯车、投石机、冲车、盾车……当然还有秦军赖以成名的黑科技兵器——百人丈弩。雕阴周围的树木几乎被砍伐一空。

在准备妥当之后,公孙衍下达了攻城的命令,这个魏国人在面对旧主时毫不心慈手软。他亲自登上战车指挥秦军攻城。秦军旌旗蔽日,鼓声震天。大批的投石车抛起几十斤到上百斤重的石头,坚石吸附着空中的水雾,狠狠地砸向雕阴城头。投石车作为一种曲射兵器被秦军筑起的营垒严严实实的遮蔽起来,魏军部署在箭楼上用于反击和毁伤攻城方大型兵器的床弩面对这些躲灾土堆后面的远程兵器毫无用处。

但魏军也不会在城墙上干看着挨打,雕阴要塞的城墙上修筑有完善的藏兵洞,大部分魏军士兵都猫在藏兵洞里躲避秦军投石车的火力覆盖,城头上只留下了少量士兵监视秦军步兵大队的动向。秦军耗费良久打造的投石机对雕阴守军造成的杀伤寥寥无几。在石弹耗尽后,秦军步兵们排着紧密的队形推着盾车在秦军强弩的掩护下向城墙发起了冲锋。在他们身后则是推着冲车和云梯车的秦军精锐部队——铁鹰锐士。他们将是争夺城头控制权的主力。发起进攻的秦军部队并不是一窝蜂的冲上去,而是有组织地每前进几十步便取齐,然后同时向城头发射弩箭,掩护云梯到达城墙之下。 秦军的攻势,层次递进,显得很有章法。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578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