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全文(知之为知之的后两句是什么)

前一文,我已经分析了为什么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翻译成:该知道的你就让他知道,不该知道都别让他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讲“诲”之道。

那孔子为什么要这样的说?

中国有句俗话叫: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医不叩门。

大概源于这几句诗:医遇信者但可救,道遇无明枉费心。甘露不润无根草,妙法只渡有缘人。

这些说明,“为”要有需、有信、有缘,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才能进行,不然是没什么效果和作用的。我想孔子是深明这些道理的,才会说“知之为知之”。

一个人没需求,不想知道,你是很难教会他的,他跟你不同频,那么你所谓的教就只能是你的夸夸其谈,卖弄炫耀,于人何益?这种情况你已经不是在诲人了,所以孔子说:“不知为不知”。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效果是不一样的。好老师总是深入浅出,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知”,而是老师“为知之”能力不够。所以那些因辅导孩子而抓脑挠腮甚至癫狂的家长要好好思考一下了。是不是该提高一下自己?现在双减了,那些教培机构也多闲置了,可不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对家长下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最难的可能还不是“为知之”的能力,是怎样才知道这个人该不该教呢?

很多时候你也知道,别人也想学,但你不知道他能不能学会,或者会不会学偏?所以“不知为不知”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你没把握时,你就说你也不知道好了,这是“为不知”。其实没把握就是“不知”,所以孔子还特别强调了一下:“是知也”。在古文这种惜字如金的情况下,这是很郑重的。说明想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不容易的。

写到这我又想拿普通人炒股来说事,知之者甚少,而能“为知之”者更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不顾别人的亏损而好为人师。或许他们不是无自知之明,而是太有自知之明了。或许名利场中皆为利吧!

回正题。回顾下原文: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综上,知诲是很难的,不仅要有知、要知人、还要自知,即有识、识人、自识方能知诲之道。

中学课文那段的翻译太强调学习了,可能真的受那篇《谈古人读书》影响,有点思维定势了。似乎忘了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大教育家。

所以我觉得“默而识之”的意思也有待考证。到底是记知识,还是识人?或者其它?

最后,感谢展天联盟强大的搜索功能。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571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