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2万(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万众期待中,国考报名终于圆满结束,这一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恶战,才刚刚开始。

2022年国考报名已经结束,近十年招录人数首次突破三万人的国考,必然会招来更多参与者。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2年国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202万人的大关,比去年大约多60万人。

其中最热门职位竞争比例已经高达“20000:1”,曾经我们认为“万里挑一”难以企及,原来国考就可以教你“重新做人”。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今年国考招录人数、报名人数、报录比都是创历史新高,招录人数3.12万人,是近十年招录人数最多的一年;报名人数超过202万,也是让人咋舌的数据;最热门报录比更是直接“上天”,两万人中挑选一人。

而且这个最热门的职位出现在遥远的“西藏”——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不限”岗位,仅仅招录一人,结果就有两万人报名,激烈程度创历史新纪录。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在去年,最高竞争比只有1709:1,在2020年,最高竞争比也只是2315:1,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差距就显而易见,对于今年大学生来说,将会是一场肉眼可见的“鏖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众所周知,每年国考几乎都是向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大多数岗位都会限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今年也毫不例外,70%的岗位都要求是应届毕业生。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很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被吓得开始打退场鼓,认为只剩下一个月,自己又难逃“炮灰”的命运。

其实不然,国考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更多时候难在“竞争激烈”。有竞争高的岗位,就必然有竞争低的存在,捡漏概率自然变大。

就拿今年国考来说,冷门职位依然不少,中央对外联络部一职位招聘3人,只有7人过审;哈尔滨铁路公安局一职位招聘4人,仅仅只有4人过审,这完美地1:1报录比,谁看了不眼红?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这么一看,国考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应届生大可不必“谈之色变”。

在国考中,“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一直被奉为真理,如果你有公安类、海关等专业杀手锏,那么就可以获得“专业对口buff”,再激烈的竞争都与你无关。

如果你拥有法学、计算机等体制刚需专业,就可以通过专业加持,从中脱颖而出。

当然,如果你不幸选择了生化环材、农林牧渔等专业,就可能获得“终身远离上岸”的通关卡,每次报名都能被激烈的竞争吓到腿软,这些都是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国考报名结束,意味着考试就在不远处,只剩下一个月还能逆袭吗?大学生开始惴惴不安。

其实每年国考都有不少只准备一个月、甚至直接裸考上岸的学生,这和上面说到的“岗位选择”密切相关。

这并不是否认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最后冲刺时刻,安心复习依然是王道,毕竟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对于复习建议,小编整理了一些已经上岸的“成功人士”建议,让大家做个参考:

进入最后阶段,复习就要学会“抓大放小”,对于行测来说,言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是大头,这些模块可以占到75%的分值。

常识部分仅靠一个月“临时抱佛脚”也不太现实,数量关系就完全看个人基础,使劲学有时反而不如蒙得对。至于申论,全部都可以算作大头,复习不能掉以轻心。

在最后一个月,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如果自己是一个小白,可以适当报个冲刺班,调动一下学习热情,寻找科学复习方法,这比自己“闭门造车”要好很多。

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国考报名结束,人数超202万,最热职位20000:1,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小编有话说:

总的来说,近些年考公热度持续高涨,能尽快上岸就不要再拖拉,否则难度只会越来越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国考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最后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一战成公”!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062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