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是什么意思(如何应对金融挤兑的发生)

01

什么是金融挤兑?为何会发生?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挤兑是常见现象,当挤兑真正来临的时候,规模越大则越难抵抗。

如果平台发生“金融挤兑”,该怎么办?这次终于有人说清楚了如果平台发生“金融挤兑”,该怎么办?这次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所谓挤兑,就是指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平台出现信任危机,对于自己投资的本金安全产生动摇,从而争相提现的集体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很多投资者都是为了高利润而来,对平台的粘性很差,投资信心不足,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坐耐不安,恨不得马上就打包走人。

在历史上,银行也曾经出现过挤兑现象,我们从3个方面来分析:

1、对存款银行不信任。经济危机发生后,如果存款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储户对银行的信用产生不信任感,为保障自己的利益,提取存款的人多了就出现挤兑现象。

2、对社会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怀疑。经济危机发生后,物价涨幅较大,存款利息不足以抵御物价涨幅,储户大量提取存款以保障现金价值。

3、储户投机行为爆发。经济危机发生,意味着货币贬值现象明显且幅度不可预见,因此储户大量排队提取存款,提现大于储蓄,促使挤兑的发生。

02

投资者是如何产生挤兑心理的?

1、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行情好就无脑投,行情不好就无脑撤。前几年来很多投资者都是类似的思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挤兑平台不需要太多理由,比如平台被黑,同类型的平台出事或大环境不好等等,不管真假先提现再说。

所以往年常见的现象就是,投资者先是在一些自融诈骗类的平台踩了雷,然后又跑去把正常做业务的平台也给挤兑了。踩踏现象随处可见,甚至还有人因盲目投资,遭遇损失后,用报复的心理,制造恐慌,恨不得把其他人都拉来垫背。

过去,某些平台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在宣传方面习惯性的夸大实力,忽视风险,也让投资者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不管是平台和投资人,都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2、跟风投机。

跟风投机,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叫“击鼓传花”。大家都知道鼓声会停,花会停在某个人的手里。不过没关系,大家都想着,在鼓声停之前,我把花传出去就行了。

看起来,这是个刀尖上的游戏,弄不好会割伤自己。不过呢,参与投机的人,绝大多数是知道自己的风险的,知道花可能停在自己手里。可是呢,他想赌一把,觉得自己能提前出来。因为大家都不知道鼓声到底什么时候会停。这样的侥幸心理,很多人都有。

3、不爱学习

跟不上学习的人,自然也就失去理性和判断力,他们无法看到平台的相对生命力。因此把问题归集到老板格局,圈钱,诈骗等,始终没有发现“内因”才是关键。

那么什么叫“相对生命力”呢?首先,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很多事情是千变万化的,都是在“可能性”中发展前行。金融行业里有一句叫做“三,六,九”,能成功运作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上,应该就可以说具有相对生命力。

当然,一年后的事情,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我们能分析出一年的生命力,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也实属不容易了!反之,如果能活过一年,后续就相对容易很多,能走个10年以上也不在话下,事实上,有些项目真的做到了。

任何人都无法100%断定一个新的公司可以走个5年10年,包赚不赔,如果有,建议放弃这样的机会,因为你的判断本身就是一个风险。

03

平台发生挤兑怎么办?

一个健康的人,偶尔出现一次小感冒其实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每个人的身体,都需要不断的新陈代谢,常常会通过机体的“感冒症状”排毒,排除细胞“异己”。

“聪明”的平台也是一样,有时候会通过适当的“挤兑”来消除泡沫,通过自身强大的内循环来保持自身的健康运转。

一个平台,没有泡沫消化机制还不是最为致命和最为关键的!如果对于出场资金都没有任何管控,让资金无计划、无秩序的出场,这是最为恐怖的!银行一旦发生“挤兑”,就很容易造成恐慌。

在控盘机制里边,最为核心的就是:必须对出场资金进行有计划的调度,根据进场资金来决定出场资金的时间与额度。然而,一个优质的平台,会出现挤兑现象,也不全然是坏事。

有序的“挤兑”,其实是在“大换血”,是为了促进更强大的内部循环,为了消化人为产生的泡沫,是平台的另一次重生。平台的“心病”,其实是人为产生的,更需要人的“心药”去解决。

其实,金融行业的挤兑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每年还会有一波大的挤兑潮,造成洗牌效应,一部分平台因没能顶住挤兑而倒闭,一部分平台成功经受住了挤兑考验,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

优秀的平台,往往有更长远的布局,初期更偏重于铺设现金流,把用户基数做大,把口碑做起来,这样才能不慌不忙系统升级、全球布局,更不用担心开网后遭遇挤兑。

所以,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有一批忠粉纹丝不动,不仅不盲目撤资挤兑平台,还主动维护平台,同时也为自己的投资,争取了更长久的相对生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zhantian9.com/1059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00000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